导语▇有人常问我,“你戴那么闪的表是为了什么”?答案大约有二,一是喜欢,二是炫富。
我从来不觉得“炫富”是个贬义词,尽管就崇尚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而言,或为不齿。但从人类的历史上说,没有哪一个时代停止过对财富的炫耀。原始部落,人们将模样好看的石头、贝壳挂在胸前腰间;古代埃及、罗马,皇家宫殿处处堆砌着黄金宝石;现代社会,上流士族跑车豪宅、游艇飞机样样不缺……
也有人说有钱人就应该低调一些,富有没有错,举止乖张、到处张扬就有些令人生厌了。在我看来,低调也只是表达方式的问题,原本真正称得上有钱人的相比总人口来说并不多,而那种真的富到可以钞票点烟却又大隐于市的就更凤毛麟角了。因此,炫富真的不是什么过错,是一种本能。不信?要不给你上亿资产看看自己是否把持得住?
好了,不扯那么多,回到今天的话题上来。珠宝镶嵌在手表上是十分常见的工艺,但在旧社会,手工做出一支手表已是不易。能拥有手表的人非富即贵,为了彰显表主人的身份,制表工匠们往往会选择镶嵌名贵珠宝。
那么珠宝镶嵌又如何成为日内瓦钟表的传统工艺之一呢?传闻当时,整个日内瓦新教徒从法国搬迁的过程中,由于苦修及宗教理念的变化,使得大批珠宝工匠难以在首饰上施展技艺,他们不得已才转而投身钟表装饰艺术。
劳力士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顶级钟表品牌之一,虽然款型都是以蚝式结构为基础,没有太多新意,但它的珠宝手表绝对够得上奢华二字。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劳力士在运动表的基础上,大量使用黄金外壳与链带,镶嵌各种珠宝与钻石,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名列瑞士三甲。即便是市场非常低谷的八十年代,劳力士每年的黄金用量亦超过两吨,钻石更接近上千克拉。
在如今高科技普及的现代化制表业,传统手工技艺越发珍稀,而其中的珠宝镶嵌更是无法被机器取代的。究其原因,每一颗天然宝石都独一无二,需要手工细心打磨后镶嵌,没有完美技术与老道经验是无法完成的。珠宝镶嵌工匠就好比雕塑家,他们用珍贵金属为每一颗宝石打造镶座,让每一颗宝石都精准地排列在预先设定的位置。
劳力士除了讲究宝石质量之外,在镶嵌方面也严格要求,其中包括宝石的高度及其精确排列、方向与位置、镶嵌的规律性、坚固度和比例以及金属镶座的精致表面修饰。而这一切看似繁琐的要求换来的是佩戴者腕间的璀璨夺目。
珍珠淑女型日志表是劳力士的女表代表作。非常早的珍珠型是在千禧年后,劳力士出于对超豪华手表市场的考量而设计生产的。珍珠型无论是表壳还是表带都与传统的蚝式有较大不同:表壳看上去更圆润,当时也是初次试水镜面打磨,与以往的工具运动表设计理念截然不同;表带也是全新设计,并没有采用过去常用的三珠链或五珠链。此外,初代珍珠型破天荒地采用了38mm表径,这在当时是劳力士从未使用过的尺寸。
不过38mm对于女生来说还是偏大了一些,因此后来劳力士陆续推出了各种小表径的珍珠型女表,深受劳力士女表迷的喜爱。在珍珠型链带的映衬下,劳力士全新的镶嵌工艺得到了非常完美的升华:宝石镶嵌的外圈捕捉细微光线的能力非凡,可通过错综复杂的切割面将光线放大,折射出独特的光彩。钻石的非凡美态在于能藉自然光影闪烁生辉。相较之下,其他钻石都显得黯然失色。
比如像2014年的这几款珍珠型女表,各种手工镶嵌工艺得到完美展现。其中包括:密镶,以两颗或四颗珠粒固定,宝石尽可能接近彼此而不相互触碰,小心成形的装饰珠粒可加至角位以增添美感,如表盘密布的钻石;轨镶,又名方形镶嵌,用以固定方形或梯形切割的宝石,只有非常具经验的宝石镶嵌师才能驾驭这种极为复杂和耗时的技术,由两条平行金属带形成的轨道,隐密地保护并排而置的宝石,从而呈现出流丽的宝石线条,见黄、白金款的表圈方钻;密封镶或包镶,圆形宝石围绕着一条金属带,其边缘经磨平和磨光,此宝石镶嵌技术极为坚固耐用,此次用在了玫瑰金款的表圈圆形钻石的镶嵌上。
钻石雍容华贵,但我更喜换K金宝石款,蓝宝深邃、红宝艳丽,无论哪种色泽都令人沉醉。你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4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