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972年的德国慕尼黑奥运有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痛于回首的故事,但不属于今天要讨论的事情。笔者要说的只是手上这只浪琴“1972慕尼黑计时”所引发的小小考证癖。
其实早在数年前,笔者在一些二手钟表档或网站,就看到过这款单钮计时表,二个原因没有入手,一是品相问题;二是造型还没有引起兴趣。但有时候,人的兴趣点真的会随时间而改变,特别是近几年来,对这款表的造型骤然觉得别致起来,于是有了找一只的想法。当然,另一个原因是浪琴30CH计时机芯的大热,也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只不过30CH的射程已超出自己的能力所及范围了。
运气说来就来,而且几乎没有预兆!数月前,肆意浏览平时不屑一顾的网站,发现了这只表。幸好是青岛的一个相识表友的,急急电话联系,他说自己估计是没有开过盖的,状态很好,从图片上看亦令笔者怦然心动,于是谈好价格定下了。
行文至此,想必表友们对此表的价格兴趣有加,为了二手钟表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在下卖个关子先。不过可以略提一下,类似款式,七、八年前的价格已在9,000至12,000人民币之间,视乎品相和砍价功夫而定。
表到手,依然有点忐忑:万一状态不好,岂不是又交学费也!?于是将表交到专业师傅处检验。师傅回复说,一开始用他顺手的橡胶球还打不开底盖,估计真是没有开过的。上夹具后,才可以小心地拧开底盖:看机芯状态,应该是算库存品了!心中顿时有点兴奋:算捡到小便宜了。买古董表的心态有时就是这么犯贱:花了钱怕吃亏,捡到心头好就不计较金钱得失了。
1972年,至今四十多年,当年的造型设计,今天看来依然时尚,不晓得在那时是否属另类?首先是壳形,一反当年直而又长的表耳造型,采用的是阔边隐藏式表耳设计。还有就是盘面的设计,也不像那时期的单色素面,而是采用双色印刷。指针采用厚油彩涂覆,以突出色彩化的效果。笔者不知道这设计与当时的“鲍鱼壳”之类有何同工之妙,只是觉得,即使今天在手,还是有点莫名其妙。
既然考证癖发作,于是上网搜索,发现真正介绍这款表的文章还真没有,图片多存于发生买卖关系的网站上。也好,居然发现这款表是有两种表壳造型、六个款式。
第一种造型是表壳有突起表圈设计,表耳开直表长条缺口,此乃多用于皮带款的。我手头这款慕尼黑计时即是用的第一款壳型。第二种造型则是表壳整体圆滑打磨拉丝处理,表圈不高,表耳干脆直边不开缺口,此款应该是配钢表链的。
那六个款式何从谈起?
浪琴“慕尼黑计时”是有两款机芯的,一是浪琴L334计时机芯,修改自Voljoux 236机芯;二是L333带日历计时机芯,修改自Voljoux 234机芯。
不带日历的Voljoux 236机芯款有全蓝面和白面蓝圈两款,大夜光刻度,配橙色大秒针,有60秒计时和30分钟累加计时功能,但与日历款相比,盘面印刷的Tychemetre使之具备了测速计功能。
日历款式的,目前看到的,就只有灰蓝色圈盘面,大秒针和30分钟计时指针都涂覆橙色油漆,直条刻度,带夜光金属质感“面条针”时分针这种。
三种盘面二种表壳,那么算起来就是六款了。当然,都有钢带或皮带款式可选。不过!这些都缺乏官方资料,所得结果仅来自网站,而且还不能翻墙,所以还是给自己留下一点余地吧!
如此,想必当年的产量也不小,这就应了自己的看法:产量大的表,属于日常用表,反而造成今天好品罕见。再次表扬一下自己!
Voljoux 236机芯运行相当稳定,柱轮计时结构的操控感不错,秒针归位准确稳定。大摆轮赋予了强劲的动力,整体运行顺畅,单钮设计没有更多的操作顾虑。同增加日历模块的Voljoux 234机芯一样,没有经过方位调校,也只有一般的打磨而已,不过以浪琴计时的口碑,今天看来,也没有不妥之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47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