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前不久去拜访一位业内前辈,无意间说起他曾经非常痴迷的一款浪琴——23086,13ZN中央大分针特别版。既然有特别版,那自然少不了普通版;13ZN普通版同时具有分秒计时和飞返功能,而特别版则反而取缔了飞返功能。
13ZN普通版表径为37mm,有钢壳与金壳两种选择。表盘左边设有小秒针盘,右边设有30分钟计时盘。时标、刻度圈、指针以及色彩均有多种搭配组合。计时按钮分为方形或圆形的样式,其中圆形按钮中还包括一种长得像钉帽似的“蘑菇扭”。而于1942年问世的13ZN特别版,为了迎合当时计时长度的扩张需求,提供了长达12小时的计时。
从表盘构造上来说,13ZN特别版沿用了普通版的两盘式设计,左边依旧为小秒针盘,右边则改为了12小时计时盘,而计时分钟则由中央大针代劳。这么做的好处在于既维持了原本表盘的简洁,又将计时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只不过如此一来,原有的飞返功能便不能再实现,只得舍弃。
前辈也说,他其实并没有觉得可惜,因为由此换来的中央分秒大针实在太完美了。那个时候大表径并未流行,而为了读时清晰,加了大分针的13ZN特别版表径已增加到40mm。13ZN特别版的组合款式也很多,不过总产量却很小。前辈表示,尽管白面红针的方钮金壳、香槟面的圆钮钢壳以及蓝色大分针的圆钮钢壳更为稀有,但他非常喜欢的还是白面红色大分针的圆钮钢壳款,也就是文章一开头提到的23086。
在计时码表中,像这种中央大分针作计时的比较少见,但也并非是浪琴原创;不过以我目前为止见到的所有中央大分针计时表款中,前辈这枚13ZN特别版23086称得上“非常美”了。
线条分明的表壳、富有层次感的表耳,两者连接处形成一级漂亮的台阶;兼顾实用与美观的大而扁的表把;经典两盘式格局,白面蓝针间点缀以一枚红色中央大分针,格外好看。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各枚指针的形状又不尽相同:时分针内填充夜光涂层,复古十足;小秒针尾部有棱有角,而计时小时针无针尾,对比有致;蓝钢计时大秒针从针身到针头陡然变细,长度直达表盘外缘1/5秒刻度处;红色大分针为平尾,比大秒针长,但针头又稍短,刚好划过分钟刻度圈。
13ZN特别版的机芯也是极美的,错落有致,同时也是钟表史上公认的非常重要、非常出色的计时机芯之一。13ZN尺径为13法分,亦即30mm,厚度为6.05mm,17石,宝玑游丝,摆频18000,反映在表盘上即1/5秒刻度的计时精度。肉眼直观上,能很明显地感受到这枚机芯的路径构造十分优雅,而打磨亦是相当出色,并有黄铜本色、镀银或镀铑不同版本,后者皆饰以日内瓦条纹。
早期的13ZN并没有防震功能,后来才全部配备了浪琴研发的Shock-Resist防震装置。之前也提到,特别版因为计时大秒针的关系取缔了飞返功能,比较两款机芯也会发现,特别版的星柱轮和计时中央轮之间不再有飞返回零杆了。
13ZN特别版当年的总产量不多,根据前辈所言,这款表在浪琴收藏者或是古董计时表收藏者的圈子中都是属于极难入手的,有价无市;而他的这枚23086虽然产量有百余枚,却也花了很多精力才拿到。二十年前的价格大概在2,000至4,000美元之间,如今则至少翻了十余倍。
前辈说起他搜寻23086的那些年,真是百感交集。有的是价格高得离谱而错过,有的是磨损实在太严重而放弃,因而在上面耗费了足足6年的时间。
不过好在非常后还是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枚23086,单从品相上来说就已经很不错了。已呈老旧古色的面盘,意味醇正;蓝钢大秒针和时分针的外缘虽然略有褪色,不过与淡黄褐色的夜光时标相映衬,也算是一种年代归属感。
据前辈说,这块表的走时良好,计时也相当精准,先前测试过平均日差也就在-5秒左右,作为一枚“高龄”古董计时表,已是相当不错的表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47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