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你或许听过“没人能真正拥有百达翡丽,只不过是为下一代保管”;也或许听过“你可以轻易地拥有时间,但无法轻易地拥有江诗丹顿”。这些广告词都颇具营销深度与文化内涵,无不展现了顶级腕表品牌的“高逼格”,但理查德米勒的“宣言”却没有那么文绉绉的。它非常直白并且斩钉截铁地告诉你:拥有理查德米勒,你就是富豪。
理查德米勒(Richard Mille),一个非常年轻的潮流品牌,它的年纪在那些腕表巨头面前甚至不及一个零头。但从当初的小众,短时间发展到今天众多明星、大腕、富豪们的宠儿,除了前几年的法兰克穆勒,几乎无人可以比肩。当然法兰克穆勒为何又“惨遭滑铁卢”,这里暂且不提,大家有兴趣可以了解。
我们不禁想,要成为像理查德米勒这样一个独特的品牌,究竟靠什么来成就?或者说,假使你是独立制表人,并且现在资金实力皆备,想成为下一个理查德米勒,需要哪些必不可少的条件呢?
首先,毫无疑问,是高辨识度的外形。
理查德米勒的酒桶型外壳,无需我在这里过多介绍,绝对叫人一眼辨识。有人说,理查德米勒的表壳,就是法兰克穆勒和尊达设计的合体。事实果真如此吗?首先,相信并不会有人把FM和RM混淆,因为它们都具备强烈的个人风格。FM的酒桶型更加瘦长,人们更多记住它和绚丽表盘的组合。虽然FM如今风光不再,但你不得不承认它的外形曾是它的“致命武器”。再说爱彼皇家橡树、百达翡丽鹦鹉螺等尊达大师的设计,采用纵向螺丝固定的前壳、中框、后盖三层结构设计,确实和RM的壳型构造方式类似。
如果我们只考虑表壳设计,那类同如孪生兄弟姐妹的不同品牌相同设计数不胜数。对于皇家橡树、鹦鹉螺,我相信大家更认可和辨识的,是多边形设计,以及拉丝与抛光相间之打磨所营造的视觉效果吧。再次,抛开以上,个人觉得如果能集合几家之长,通过借鉴改进,都无可厚非,只要能打造出独一风格,令人一眼辨认。
接下来,用这枚理查德米勒的入门款——RM 67-01腕表,来细讲RM的酒桶型表壳。67-01自动上链超薄腕表,是在典型的RM酒桶外壳基础上,再次改进的“超薄酒桶”,38.70×47.52×7.75毫米的尺寸,比起系列中其他表壳小上一圈,这个相对精致的尺寸,在打造上,需要更多的时间。数据如下:
● 纯粹加工时间累计约6小时,尚且不论表圈、主表壳和底圈所需的68道不同冲压工序等前期准备就需要数周。
● 表圈的加工需要8日才能完成机器的调试。
● 主表壳与底圈各需要5日的调试。
● 在进入真正的加工阶段之前,复杂工序的工作方法设计便消耗145小时,绘制辅助工具图纸耗费130小时,辅具制造耗费180小时。
● 每块表壳都得经过逾215道独立加工程序。
● 完成其加工阶段后,每一枚腕表将经过雾面打磨与抛光,全部以手工精制而成,然后再与蓝宝石水晶和密封剂组装,以经过一道初步的耐水性测试,然后再被拆卸并接受非常终的质量控管。
● 只有在那之后,机芯才能被安装于其精巧细腻的线条中。所有这些工序再度耗费8个工时。
以上,造就这款酒桶型表壳成为当今瑞士制造的表壳中“非常耗时且非常复杂”的表壳。大家熟知的爱彼皇家橡树,推出第一款皇家橡树钢壳腕表时曾提到,光在外壳打磨上,就花费极其巨大的精力与时间,非常终才打造出完全与众不同的金属质感。一份与众不同,远比空想困难得多。如果只是简单拼凑或抄袭大牌的闪亮点,好像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山寨”。
我所举例的这款表的表壳,使用的还不是品牌极具个性的TPTTM碳纤维材质。事实上,为了更加与众不同,RM花费了极其大量金钱进行高科技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高科技材料的好处是什么?第一条,当然也是增加辨识度。不同的高科技材料带来完全不同的质感或颜色,这正是RM所追求、或者说安身立命之本——就是和别人都不一样。第二条好处,我打算放到后面细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自然不是盲目研发,所以不同的高科技材质具备耐磨、耐撞击等等不同针对性特点,令其可以名副其实地做一块和各类体育赛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运动表。
其次,绝对的技术含量,人无我有的创新功能。
回到品牌起初的起初,2001年,RM刚刚成名之际。当时,RM经过两年的筹备、研发、设计、生产,发布品牌历史上第一款腕表——RM 001,售价20万欧。有人喊,圈钱的天价腕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售价竟然高过大牌百达翡丽的表?可是,20万欧元的售价,对于RM来说,真的贵吗?看现在的RM,售价700万、1000万人民币的腕表,比比皆是。而当年为了研发RM 001,理查德米勒找来了瑞士高级复杂机芯“智囊团”APRP,为什么称APRP智囊团?APRP全名为Audemars Piguet Renaud & Papi,即爱彼于力洛克的Renuad & Papi表厂,它创造着目前世界上非常复杂的机芯机制,服务过诸多大牌包括卡地亚、香奈儿、法兰克穆勒、万国、海瑞温斯顿(APRP公司的多位制表师为其设计过OPUS系列)、百年灵、朗格、积家等。找到如此大牌作为技术支持,可想其投入之高。RM 001作为品牌第一款作品,相当于是一只概念表,似乎秉持着不计一切代价、成本无上限的态度,来开发出非常符合RM期望的理想型腕表,当然,结果也很理想,很多人记住了”Richard Mille“这个名字。
足够“人有我无”的功能,有没有代表作?当然,很多很多,我们同样选一款表来讲:RM 63-02。
在深入探讨这款腕表前,我们先来讲讲RM第一块世界时陀飞轮腕表——RM 58-01。2013年,RM第一次推出世界时腕表,目标客户是频繁穿梭世界各地的商旅人士。考虑到这类客户希望能够以轻松简单的操作方式,顺利处理多时区复杂功能。理查德米勒在设计这款世界时的时候,全盘重新构思多时区机械模块,甚至将按钮也一并省去了。
那么,和它的前辈相比,RM 63-02有什么特别呢?58-01是陀飞轮,而63-02是自动上链的机芯,但两者的世界时机制其实是一样的。时区调整装置是理查德米勒的首创功能:旋转式表圈内置了一个连接机芯的齿轮,直接与时针齿轮作用。通过逆时针方向旋转表圈来改变时区,可以更快速地调整时间。内圈24小时的刻度,可同时显示其他城市的时间并具有昼(白色区块)夜(蓝色区块)显示功能。运作方式 :只需将所在城市名称旋转到对准12点钟的位置,即可通过内圈上的24小时刻度,自动定义当地以及其他23个城市的时间。在推出陀飞轮世界时腕表之后,品牌将这一对用家极为友好的机制匹配到自制CRMA3机芯上、延伸至自动上链腕表(58-01价格为4,355,000人民币,而后者63-02仅需980,000人民币)。
现如今具有世界时功能的腕表,好像各家都在做,“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句话仿佛都要被用烂了,但用在RM身上,却精准贴切。
对于RM来说,每块表从研发到制作都是巨额投入。但是否一份投入就对应一份回报呢?我更多认为,是这个品牌真的愿意投入巨资作各类尝试与创新。很可能RM 001并不是其制作的第一块表,只因它是品牌第一块愿意拿出来的成功作品而已,要么一鸣惊人,要么继续默默无闻地等。那么,现在市面上卖得好的表款,也不见得就是一旦投入研发就成功的东西。我们只看到这些成功的作品,可能还有更多我们未曾看到的报废试验品。一块RM动辄百万千万,售价昂贵却有它的道理。
第三,找到合适的人、合适的赛事,获得非常有效的曝光。
在外界看来,邀请品牌挚友网球名将Rafael Nadal、短跑名将Yohan Blake、F1赛车手Romain Grosjean等明星一起研发新品,赞助圣巴托帆船赛、和迈凯伦-本田签下10年合同、和阿斯顿马丁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勒芒老爷车赛主要合作伙伴和官方计时器、成为曼城足球俱乐部的首个官方计时合作伙伴……似乎在赞助赛事、找明星代言合作等行动上,没有哪一个品牌比RM更疯狂,更舍得花钱。但其实稍作了解我就发现,理查德米勒一年到头可能一个媒体活动没有,也不会花钱找特别红的影视明星站台。他们挑选的合作对象,首先有着和品牌创新前沿风格高度匹配的气质,其次他们不是其所在专业领域的翘楚就是才华横溢、在其事业上拥有极大潜力的冉冉新星,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发自内心喜爱、自费购买RM且愿意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这种热爱的各大明星们。
如今大家看到自己的偶像、心目中真正的Super Star(同时必然也是富豪)在各种场合戴着RM,容易下结论:拥有RM,才是真正的富豪。我平心静气反向推导,这个牌子的营销路线是谨慎且始终一致的,相信在可见的未来,他们也不会使用商业层面非常带动流量的当红明星。但不能不说这个路线是非常成功的——向精准的受众传达了精准的信息,作为回报,他们获得了非常有效的曝光。
在所有这些“疯狂”的赛事合作中,共同推出赛车表是非常为常见的方式了吧,我们以RM 11-03来举例。
RM 11-03尺寸极为巨大,49.94 x 44.50 x 16.15 mm的块头,绝对是沙场征战时的抓眼球利器。外形上,这款腕表的设计灵感源自汽车行业的发展,有诸多细节让人联想到赛车元素:5级钛合金表冠的独特设计就源自赛车的轮辋和轮胎花纹、刻有沟槽的按钮材料让人联想到赛车踏板的表面,而该物料(TPTTM碳纤维)正相等于钛合金在一级方程式赛车中的普遍使用。三层式的表壳经重新设计,既保持了腕表原有风格,又使腕表的运动感十足。这种外形设计非常初在RM 27-01拉菲尔·纳达尔腕表上出现过,不过现今已成为RM运动表的独特标志。
内部搭载RMAC3自动上链镂空机芯,除了普通的时、分、秒显示之外,还具备有飞返计时功能。可调节式几何转盘。位于9点钟位置的60分钟计时器,60小时累加器。
有人说,理查德米勒的东西当然不是像其宣传的那样经摔经用,传言纳达尔的RM 27已经不止坏了多少块了……坦白讲,关于RM 027的传言,这些年各种版本的我听过不少,但我稍微认真一问,这些人却是表店没进过实物没看过,我不喜欢这样探讨问题。接下来要说的,是本人掌握且未经品牌官方确认、相信将来也不会公开确认的信息:027是与Nadal合作的表款,后者为配合研发,直接把表带到赛场上做实战测试,经历若干场正式或非正式的比赛和练习以让品牌收集腕表全方位的使用数据,而这些使用数据,会帮助作品成型并非常终推出市场。
回到RM11-03,戴着它赛车,究竟有没有问题?还是来具体看这块表的设计吧!
1、腕表在设计和制造上,每一步都以机芯、表壳和表盘的整体协调为考量。如取消了机芯固定环,而改以4根钛金属螺丝与减震器(ISO SW)固定机芯,以在剧烈运动中非常大程度保护机芯。
2、飞返计时功能,按下位于4点钟和5点钟之间的按钮,即可在不需事先停止机械运作的状况下,将计时码表指针归零。该装置非常初专为飞行员而设计,旨在当飞行员穿越导航点时,使其避免在计时码表停止、归零和重启上浪费时间(同时失去精准性)。当计时码表功能启动后,小时和分钟可分别通过位于6点处和9点处的计时码表显示,秒钟则由中央指针标明。
3、优化后的RMAC3机芯的机板具有极佳的重量与抗外力比例优势。镂空设计的基板与桥板经过高强度的完整测试,优化了抗外力性能。重大技术创新的可变惯性摆轮,可有效增进腕表在经受震动时的可靠性,保持腕表的精准度,且具有长期稳定性。
4、全新设计的5级钛合金可变几何结构自动陀,其设计灵感来自一级方程式赛车中的空气动力部件,这种技术为RICHARD MILLE独家设计,能够根据佩戴者的活动剧烈程度调整腕表的自动上链速度。通过选择调节翼位置,便可变更自动盘的惯性运动高低程度。如佩戴者手臂运动节奏放慢,上链速度则加快,如佩戴者为运动员,上链速度则放慢。如此,机芯上链装置便可根据佩戴者的生活方式实现个性化的非常佳调节。
技术团队做如上诸多研发和测试,唯一的目的,是为了让其更适合在赛车时佩戴。这里重要的前提是,这原本就是一款为了赛车而设计的表,你说它适不适合赛车?
非常后总结一下,理查德米勒之所以能成就今日地位,或者要成为下一个这样的品牌,靠的是什么?品牌创始人的先见眼光创造出让别人一眼就能认出的表壳外形、足够强大的技术支持,以及非常有效的曝光。末了,我又仔细想了想,所有一切的前提是:你不仅要有钱,还要舍得砸,并且砸得“正中要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47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