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上篇笔者通过表壳、表盘、表镜、机芯这四个基础角度阐述了一块好的手表需要满足的条件,而今天依旧以此为题,继续深入探讨,欢迎各位表友评说。
● 造型
我们在评价一块手表时,第一步必然是从整体造型结构进行打量。一如劳力士蚝式结构,镜面抛光与锉痕完美结合,既简洁又细腻,甚至无法从中挑出一丁点儿的毛病;又如宝玑经典的抛光黄金表壳与侧面硬币纹的结合,再加上手工雕刻花纹的纯金镀银表盘与蓝钢宝玑指针,贵气十足。
所以什么才能称为经典的造型?单从字面上理解,可能会觉得凡是传统造型的手表都能称之为经典,但一块手表要成为经典,还必须有以下三项要求:一、源于传统但不等于守旧,它需要一个得到市场认可的开创性设计;二、它既代表一个时代的风格,那就得经得起时间与市场的检验;三、经典的造型是品牌的形象,不能背离品牌的主旨。
除了设计理念之外,一块好表的造型还得照顾到手腕舒适度。毕竟手表是用来戴的,除非是什么座钟、怀表之类,那倒无关紧要。
一块好表的造型讲究原创、讲究个性。百达翡丽鹦鹉螺、爱彼皇家橡树、宝格丽Octo,哪怕它们出自同一设计师之手,也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味道。而现在的市场中,以劳力士水鬼、欧米茄超霸等等为原型,借鉴、借鉴再借鉴的产物,又有多少能看呢?
● 功能
手表的佩戴与收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尽管可能有交集,但不能混为一谈。对于日常佩戴来说,大三针加个日历就绰绰有余了。既实用,又免于那些复杂功能手表易坏的毛病。而对于收藏表来说,自然是越精贵、越复杂、越有来头的更佳。准确说,收藏表已经不是手表,而是弥足珍贵的艺术品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财富。
一块值得收藏的手表,稀有性是第一要素。要是人手一块,那根本算不上收藏。的确,少并不就等于好,但却一定可以吸引他人的目光。收藏家喜欢收藏数量极少的自厂芯,但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这样的芯坏了连配件都难找,绝对没ETA实在。这是取值点不同。可以说,历史上很多复杂古董表的实用性绝对比不上现在ETA毛坯级别的一半。但那些古董的档次不是靠实用级别来体现的,它可能走的不准、它可能上链效率极低、它可能烂得掉渣,但历史性决定了它的昂贵性。
● 防水
我们把防水从功能中独立出来,主要因为它是富有争议的。很难去说因为某某款手表的防水性能不高,我们就否认它的好;但一款手表的防水性能确实关系到机芯、面盘是否能够保持年轻。
30米防水意味着只能日常佩戴,顶多也就是戴着表洗手的程度;100米的话就可以戴着手表在海边戏耍了,一般非常基础的潜水表就大致在100至200左右;300米以上可以称之为专业潜水表,更高级的一些还会配备排氦阀门,虽然这对一般人来说毫无意义。对于日用表来说,30米真的是足够了,百达翡丽很多款式甚至只有25米的效果。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高档表的材料:黄金。对后盖的防水效果真的好于钢。这也是因为黄金的物理优越性。现代的后盖,无非有三种:螺旋锁紧结构,多方位小螺丝锁紧结构,压盖结构。一般的推拉式把头,靠里面胶皮圈来防水,如果胶圈老化,那防水的效果就会丧失。而有些把头是利用螺旋锁住的,即使胶圈老化,瓶盖式的结构也能完全保证日常防水的效果。
● 附加值
奢侈品已经不单单是商品,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素养的熏陶,并不是想象中的花钱就能提高品位。折腾半天,别人是富家子弟,你可能只能算个煤老板。
对于品牌来说,也有上中下之分。有人常问某某品牌的手表好不好、值不值,但我们不能只从价位上决定优劣,一个定价之中涉及了成本、品牌价值、厂家利润、广告费用、代理商和经销商利润、各种税等杂七杂八的组成。因此,我们真正需要权衡的两个关键点在于:
一、品牌价值。品牌的价值体现在历史中、体现在重大事件里。每个大牌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创作,且不说宝玑的诸多影响后世的设计,也不说欧米茄的登月事件,就是以豪华为美的卡地亚,也不断强调着自己的坦克系列的历史和背景事件。我们在体味品牌价值的时候,时间的长度和其中发生过的故事,非常让人回味无穷。
二、制表工艺。就拿非常关键的机芯来说,现在的瑞士钟表界大量使用统机。使得机芯本身的造价成本非常低廉,一只非常常用的ETA 2892本身的出厂价格仅仅是二百多美元。加上打磨装饰性的工艺,不过是300美元上下。而这些机芯的落脚点基本都是价位在三万元以下的表款。在同样的价格,甚至是更低的价值下,如何能让品牌的价值与手表的价值实现共赢,那就要看行家们的本事了。
综上所述,各位能领会到一块好的手表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了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8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