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有个律师朋友不久前买了一支欧米茄超霸,有一次我问他,“你真的会用你手表的计时功能吗?”他说,“当然没有,不过有时候遇到啰嗦的客户,就会计时看看到非常后对方到底超时了多久。“再举一个例子。日本钟表评论家广田雅将在跟人家解释计时码表有多好的时候,对方反问、质疑计时功能的时候,结果他居然回答“泡面的时候很好用”。
是的,我们花大钱买回来的高端机械工艺结晶非常后都被拿来干这种无聊事情,被那些搞不懂我们为什么要买表的人嘲笑说来也是活该。
以前在当实习生的时候,有位前辈写过,“计时码表是一项看似实用,但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没什么机会用到的功能。”我是直到读到这段话以后才开始意识到所谓的计时功能其实是一个假议题,等到自己有了几支之后更是亲身验证了这个观点。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努力地想要在生活中让这些功能发挥点作用,当然也不仅止于计时码表。
我试过在散步和骑脚踏车的时候用计时码表,不过后来发现那意义不大,因为像这种慢速、长程的运动其实不太需要精确到秒的计时,相比之下这个时候更合用的应该是可旋式的计时表圈;也就是说,以分钟为单位、长度不超过一个小时的活动应该使用这种计时方式,像是劳力士的Turn-O-Graph或是一般的潜水表都很适合。
真正的计时码表应该要用在以秒为单位的活动,那么一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事是需要以秒来计时的呢?老实说,泡面和烧水泡咖啡已经算是相当对路的用途了,如果硬要再生点什么花样出来的话,开车开到有明确里程标示的路段时可以试试面盘(或是表圈)上的计速刻度准不准,操作上就是起跑的时候启动,过一公里处的时候停止(绝大部份的基准距离都是一公里,不过也有少数例外的),看计时秒针指在几公里时速就是多少了。
两地时间算是现在少数真的用得着的功能了,不过对像我这种没那么常出国的人来说一年也用不上几次,但要是把第二地时间指针拿来当本地24小时制指针用的话倒是还满实用的,因为我的表常常因为上链不足停掉,而且常常要好几天以后才会发现,有了这个比较能知道它是停在白天还是晚上,时间调起来比较快。
话说这种用法其实更接近劳力士探2非常早的用途,1990年代以前探2的两根时针是不能独立调校的,再加上表圈也不能转,因此它的第二根时针真的只能用来显示24小时制,不过人家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在不见天日的地方作业的人就是了。 我听过不只一个人的表是不对时的,戴表对他们来说就跟打袖扣一样,纯属装饰。
这种心情我不是不懂,我也常常举起手看表,表看了时间却没进到脑子里。不过感情上我还是希望能够让一支表尽足它生命的义务,讲得煽情一点,我想这也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责任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8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