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每年的2月28日,或者闰年的2月29日,可以说是一个令表迷们“发疯”的特殊日子。在这一天,基本上有万年历的表迷都会早早戴在腕间,焦急地等待0点钟声的敲响。你问为什么?他们只是为了亲眼见证表盘上的日期数字,从“28”跳到“1”的那一瞬间……
“跳个日历而已,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吗?”
不玩表的人可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对于表迷来说,这个小小日历盘上的数字可是有着无穷的魅力。想要解释这一点,那就得从非常基本的日历表构造说起。
非常简单的日历表,就是在普通手表的机芯中添加一个日历装置,常见的有视窗形式或者指针形式显示1至31的数字。当然,这种简易日历表是无法识别大小月份以及闰年的,每个月都是“傻乎乎”走完31天才会进入次月。所以在小月(即30天的月份)以及每年2月底,必须手动调校日期。再有就是添加了星期显示的日历表,像是劳力士DD,也是要这么手动调校的。
比星期日历表高一个档次的,我们叫全历表,即多了一个月份显示功能。但可惜的是,这种全历表与普通日历表没有太大的区别,依旧是每个月需要手动调校5次(2月、4月、6月、9月与11月底)。
可这么麻烦肯定不行呐!所以后来年历表诞生了。虽然年历表与全历表的功能显示完全一样,但年历表是具备自动识别大小月功能的,每年只需要在2月底手动调校1次就行了。由于年历表比全历表、日历表复杂,所以价格自然贵了不少。
常见的年历表像视窗、指针、逆跳等等,这些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是人类的智慧远非你所能想象的,比如下图这款全世界非常简易的年历腕表——Ludwig Oechslin‘s Annual Calendar。这枚神奇的腕表表盘只使用了铜这一种材质,并利用高色差来显示日期。在表壳、表冠与表扣上则使用了钛金属。一般的腕表需要40个零件才能完成年历功能,但这枚表只需要3个特殊设计的零件就能完美运作,令人惊叹!
上了这么多前菜,是时候轮到主菜“万年历”了。这个名字实际上过于夸大了,当然也不会有人认为它真的能毫无误差地走时一万年的。相较于年历表来说,万年历的厉害之处在于通过一个“四年轮”有效解决了闰年识别问题,所以在保证动能的情况下,全年、甚至一辈子不去调校都是可以实现的。
这里再科普一下,我们知道时间、历法计算都是有误差的,其实并不会一直这么规律下去。现在的万年历一般服务到2100年就得返厂重新调整结构了(这是高中地理知识)。针对这个问题,百达翡丽与法兰克穆勒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并且研发出了能识别400年闰年的“千年万年历”。所以,要真正实现“万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除了基本的精确性之外,如何在小小表盘上显示这么多万年历的信息而不凌乱,也是制表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不管是指针的、还是视窗的,或者是混合的,“一目了然”的读时一直都是品牌和制表师追求的目标。不过有时候,繁而不乱的复古全指针式万年历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顺带再提一句,一般万年历腕表都会附带月相功能。
在今天这个时代,用电子技术实现万年历轻而易举。但让表迷为之“疯狂”的正是机械表的复杂结构与运作动态美。只要是机械必然会有误差,可能一两个月的微不足道,那么维持一年、十年、百年的万年历又谈何容易呢?因此,作为钟表界三大复杂功能之一的万年历,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
所以,为什么一到2月底,表迷们就都“疯了”?答案显而易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8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