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前阵子老同学聚会,有一位我记得家境不错,高中时候就已经戴着上千元的表了。这么多年下来貌似也没把家败光,留洋归来,神气十足。觥筹交错间,我无意扫到他手腕上的欧米茄超霸,可又觉得哪里不对劲。又看了一眼后,才发现它的中央大秒针一直在转动。我的哥,你不至于跟我们这些平民老百姓吃顿饭还要计时吧?
由于职业习惯,我也没忍住,便私下跟他说了句。原来他当真以为那根针是普通的秒针而已……别笑,其实不懂表、不懂计时功能的财主一抓一大把。
计时表,专业一点的名词叫“计时码表(Chronograph)”,字面意思,就是具有时间测量功能的手表。非常早的计时码表诞生于1821年,是由法国人Nicholas Rieussec发明的。他热爱赌马,需要一个工具来帮助他计算赛跑时间。那块计时码表工作的时候,表盘会开始转动,当停止那一刻,会有一滴墨水滴到表盘上作为记号用来测算时间。
直到20世纪初才有了现代计时码表的雏形,在外观上与其它功能的手表区别显著。常规的计时码表一般在表盘上会设置2至3个积算小表盘,中央会有一个醒目的大秒针。就像前文事例中所提到的那样,这个大秒针是计时用秒针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走时秒针。在不开启计时功能的情形下,它是不会动的。所以经常会有不懂表的人抱怨,“这怎么不走了?是不是表坏了?”
计时功能的实现得益于齿轮间相互切换啮合,所以需要通过不同的操作按钮来切换不同的运作模式。因而一般的计时码表除表冠外都会有多个按钮,单扭计时码表相对较少。按钮的在于控制计时模块零件的瞬间咬合与分离,传递动能,实现计时功能的启动、暂停与清零。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人故意将计时秒针开启,充当大秒针使用,这样随性的用法其实会带来很多严重的问题。第一,必然加大了机芯运行的消耗,结果就是机械表经常停走,石英表电池分分钟耗尽;第二,加快对手表的损耗,降低耐用性。如果还不理解,你可以把计时模块比作短跑竞速运动,而常规走时就好比马拉松。试问以一个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去参加马拉松,结果会怎样?
除了计时按钮及指针的特征外,计时码表的表圈也极具辨识度——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刻度。非常常见的就是标记有TACHYMETER字样的计时表圈,意为测速圈;类似还有TELEMETER(测距)以及PULSATIONS(脉搏测量)表圈。
那么非常常见的测速圈是怎么使用的呢?
我们知道速度单位是km/h,即速度=距离/时间。比如1000米用了15秒,经过换算就是1km/0.0041小时≈240km/h 。为了便于换算和读取,尤其是60秒内的速度,因此,制表师就把单位距离中的速度标注在手表的外圈上。通过时间对应的刻度,可以直接读取当前单位距离的速度信息。
再说说非常小众的脉搏测量表,这是专门为医生量身打造的辅助工具表。虽然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品牌都推出过脉搏表作为噱头,单从工艺水平以及历史传统的角度上考量,大抵也只有浪琴与百达翡丽有这方面的资格。
在测量脉搏的时候,医生一只手搭着病人的脉搏,另一只手按下按钮开始计时的同时开始数数。数到表盘上相对应的基准数的瞬间按下暂停按钮,这时候计时秒针指向的刻度就是病人每分钟的心率。当然现在的脉搏表也不一定全是功用至上,复古的造型也十分讨喜。
尽管也有人质疑平时用不上计时功能,但计时码表在众多功能表中确实相对颇受欢迎。因为它不仅外观出挑,而且可以随时随地把玩。那么对于计时码表的使用,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呢?
1、操作计时码表时要严格遵循按钮使用顺序。例如普通的计时码表并没有飞返功能,因此必须在按下暂停后,才能按归零,不可跳过。
2、计时码表比普通日用表更复杂,零件繁多,尽量不要产生碰撞或震动,以免模块齿轮错位。
3、不要长时间使用计时功能。前面也提到,超负荷使用计时功能会对手表造成损伤,影响正常走时精度与机芯寿命。
4、在使用计时功能的时候千万不能调校时间。
爱表护表,人人有责。以上就是关于计时码表的一些常识与使用方法,务必牢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8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