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非常近跟一个朋友路过卡地亚专卖店,橱窗里摆放着精美绝伦的神秘表系列。在赞叹它好漂亮之余,我们却同时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像这样的设计摆在架上好看,戴在手上应该就没那么浪漫了。
尤其当它的蓝宝石镜面底下透出来的或许是一只毛茸茸的手腕。如果由白皮肤的女孩子戴起来应该会满性感的,虽然这款基本上算是男表,不过我想卡地亚应该是根本回避掉这个问题了,毕竟神秘表原本就是一个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的作品。
这几年我总结出一套关于男人穿搭的“哲学”,简单来说就是合身且得体,如果行有余力的话再来谈个人风格。
其实我认为我这套哲学不只是穿搭,基本上也适用于做人处世,不过这里不要扯太远,我们讲戴表就好了。今天市场上大表仍然算是主流,尽管经过国内市场的冲洗之后有稍微向下修正,不过平均表径仍然落在42mm左右。这个尺寸我认为对亚洲人来说是差不多在及格边缘,如果是休闲的款式,表壳和表耳设计得宜的话戴起来应该还不突兀;不过如果是Dressing Watch的话非常好还是不要超过40mm,除非它真的很薄,总之就是不要让衬衫的袖口盖不住。
再者,我觉得时下众人戴表在这点分寸上掌握得不是很好,说来我们业内的也有责任,也许是因为我们一天到晚在讲大表潮、大表潮,好像搞得大家都以为不戴到44mm以上就落伍了。但事实是这么大的表在亚洲是很挑人戴的,像我有个朋友超过180打篮球的戴百年灵宾利就刚刚好,同一只表绑在我手上却像个小丑。对岸的日本在五六年前就已经开始强调所谓的”Just Size”了,他们很清楚当时表界的主流和自己体型的极限是有落差的,所以那几年在日本杂志上一些当红的款式不见得会被放得很大,反而是一些没那么热门的中型表款还能博得更多版面。
再来是得体。这里指的不只是穿西装的时候不要戴运动表而已,而是要更精确地掌握自己和手表的“格”。像是我非常近突然爱上了卡地亚的Tank LC,可是我告诫自己四十岁以前不要碰这款,因为我觉得这款是需要些年纪和历练才撑得起来的;即使现在的我戴了也戴不出Tank LC真正的味道,而那味道才是我希望借由它达到的境界。
一种人戴一种表,难就难在搞清楚自己是哪种人,搞清楚表是哪种表。
可惜的是,大部分我们在介绍表的时候没办法把这种观念放进去,像是沛纳海应该是什么人戴的、工程师又应该是什么人戴的,这种话说多了像是风花雪月,老在提也很不专业。不过我还是主张买表关注在价位、功能和外形之外也应该多了解一下品牌的文化,看看国外都是些什么人在戴这些表,而自己跟那些人一不一样,或是想不想成为那样。至于搞清楚自己是哪种人,那还是得靠自己的修养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81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