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奢侈品市场的裂变,源于整个经济的增长。致使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数据显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占据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可想而知中国市场对于奢侈品的需求是有多大了。
购奢消费不等同于其他的消费,其他消费品的价值核心在于使用,而奢侈品之所以定义为奢侈品,首先是其价格的本身。更多源于其品牌效应和产品的质量都非等同于其他消费品。对于购奢的用户来说,最头疼的莫过于厂家不断的换款。因为购奢用户大多是感性消费,一旦厂商换款,势必对其造成一定的诱惑。此时必然控制不住再入手新款,用户入手新款势必先前所购的老款便成了闲置。
随着闲置奢侈品的数量增加,从而孵化出了一个新的产业,二手奢侈品产业中的核心环节回收环节。由于在回收环节可以获取高额的利润,故而一些寻求短期利益的商家便也混入该圈。他们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弱点进行营销,在其中截取高额的行业利润。
一、通过线上获取客户信息,然后打着高价回收的诱惑,诱导用户出售闲置奢侈品。当产品走过线上鉴定、估价等环节后,用户势必将产品寄出给商家,因为行业规则是货到打款。当收到产品时便绞尽脑汁找出该商品的瑕疵点、夸大瑕疵点以便于再次杀价获取利润。
此时他们抓住的是用户怕麻烦的心理,因为产品寄回还会产生部分的费用,再者一般C端的个人用户不会在自己闲置物品耗太大的精力。从而此时价格基本上下幅度只要控制得好,用户基本会无条件接受。
二、另一种情况是现在国民经济向好,很多男士比较爷们,同时也好娱乐。从而助长了“夜店从业者”购奢的需求(这个不做详细解释,“夜店从业者”),这些女孩对奢侈品的知识基本是小白,从而购物主要是看价格,但奢侈品行业的水太深,她们根本无法理解。此时商家利用他们怕麻烦和多赚点少赚点的心理。毕竟财富来得太容易了,所以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原理他们很快就会接受。用户的是正品,到了商家的“鉴定师”手里变成了高仿。
在二奢行业,还有很多的猫腻,这里就不一一揭晓了,总之坑大水深。对于用户来说掌握基本的知识是有必要的。
一、选择回收的商家,可以直接找有熟人曾经选择过的,享受过服务的公司。同时该公司最好有线下门店,因为如果有意外。大不了不卖了,也产生不了别的费用。
二、要出售之前,自己可以带着自己的商品到柜台或者一些免费鉴定的机构去鉴定。得到准确信息后再去找商家出售,这样的话被坑的可能性就很小。不至于被别人真的当猪宰了。正品变高仿,这个价差不是一千两千的。
本文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0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