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立志要做百年企业的寺库,却在上市五年后两次被申请破产。曾经的“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股”为何走下“神坛”?
普拉达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年内两次陷入破产疑云,寺库似乎也正在被合作伙伴抛弃。数日前,普拉达时装商业(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拉达公司”)与寺库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寺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即寺库的运营主体,以下简称“上海寺库”)相关仲裁程序中的财产保全文书公开。
该文书显示,普拉达公司申请冻结上海寺库名下1100万余元及相应价值的财产。法院经审查认为,申请人之申请符合法律规定,裁定实施查封冻结,期限为一年。
此外,普拉达公司还于今年6月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要求对寺库的财产进行监控,防止对其进行恶意转移或者隐匿。换言之,即普拉达公司已经做好了寺库状况恶化准备,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
对于本就深陷财务危机、负面新闻缠身的寺库而言,普拉达公司的动作不仅在资金流动性上给了寺库当头一棒,在企业信誉方面也让寺库雪上加霜。
据公开资料显示,寺库由李日学于2008年创立,早期主营二手奢侈品业务,后发展成奢侈品垂直电商,还曾在北京、南京、成都等城市的核心商圈深度布局了线下市场,一度备受资本青睐,投资方行列中甚至包括LVMH旗下私募基金L Catterton等。
成立十余年内,寺库背靠中国奢侈品消费的爆发一路走高,于2017年赴美上市,成为了“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其巅峰时期市值达7.7亿美元。
普拉达公司与寺库的结盟始于2019年6月,彼时的普拉达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电商布局远远落后于同行。为迎合公司转型并进一步打开市场,普拉达公司选择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彼时作为国内头部奢侈品电商之一的寺库成为了普拉达公司的入驻首站,旗下普拉达(Prada)和缪缪(Miu Miu)两个核心奢侈品品牌纷纷入驻寺库平台。
二者合作随即引起巨大反响。在此之前,因假货的泛滥,大型奢侈品品牌对国内第三方平台仍持谨慎态度,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古驰(Gucci)等奢侈品品牌均牢牢把握着自营电商渠道,而寺库对假货坚决抵制的态度让普拉达公司产生了信任,寺库也由此成为该公司在分销战略上的重要合作伙伴。
2020年的疫情,给同样是奢侈品电商平台的竞争对手Farfetch带来了史上最佳业绩,而寺库却被打入“冰点”。
财报“一拖再拖”,营收下滑近五成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7年,彼时,寺库集团敲钟纳斯达克,被冠以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股”的美誉,以13美元的发行价发行了85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共融资1.1亿美元,一时风光无两。上市后,其活跃用户处于快速增长状态,2017年的活跃用户为22.6万,2019年增至122.3万。
如今寺库正面临的危机,也能在2019年看出端倪。财报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其活跃用户同比增速为89.6%,2019年第四季度这个数字下滑至50%左右,到了2020年第三季度,增速仅为7.5%。
从业绩表现来看,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寺库集团的营收同比增速从46.47%逐季降至-29.26%。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寺库集团的净利润连续5个季度同比下降,最大降幅达397.91%。2021年11月9日,寺库集团发布了“姗姗来迟”的2020年财报。财报显示,寺库集团2020年营收为60.2亿元,同比下降12%;净亏损为7186万元,由盈转亏。据悉,该年报本应在当年5月公布,但寺库集团拖延了将近半年,还因此被纳斯达克警示。
2021年12月31日,寺库集团发布了其未经审计的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上半年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寺库集团2021年上半年的营收为15.26亿元,同比减少34.0%;净亏损为3982.6万元,2020年同期净亏损为3659.8万元;经调整后净亏损为3746.7万元,2020年同期这一数字为3150.7万元。此外,2021年上半年,其活跃用户数量为56.89万,同比下滑13.6%。
5月13日,寺库发布了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该公司2021年营收为31.32亿元,同比下滑约48%;净亏损达到5.66亿元,同比扩大6倍。如此“惨不忍睹”的业绩表现,或许是其一再推迟公布财报的原因。
面对寺库的每况愈下,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日学在去年1月表达了希望寺库被收购或以2.3亿美元完成私有化的想法。尽管李日学的意愿强烈,但时至今日,市场上仍然没有人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对于近两年低迷的表现,有分析认为,寺库奢侈品的定位使得其品类受限,商品不够丰富,缺乏流量支持。另外,当前消费者能够买到奢侈品的渠道越来越多,其对用户的吸引力在逐渐下降。
官网标语“满减”“打折”,消费者反映“不发货也不退款”
随着资金流的恶化,寺库与供应商甚至是消费者之间的矛盾逐渐变得尖锐,多次因商品质量问题和违反广告法被罚款的新闻也频频爆出。
据百度贴吧、新浪微博、黑猫投诉、电诉宝等公开平台,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有不少消费者投诉寺库不发货、不退款、不退货等问题。进入2022年后,这一现象反而愈演愈烈。今年初,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寺库相关的投诉量累计约8800条,短短8个月时间,这一数据就激增到了17270条,几乎翻倍。
针对消费者的投诉,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郑炫律师表示,寺库的行为属于违约,已严重侵犯消费者的权益。根据破产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如公司最终进入破产程序,则会依照执行顺序对债务进行清偿。结合目前该公司的情况,届时消费者的权益可能较难保障,建议消费者应尽快通过诉讼或投诉等方式进行维权。
徐雄俊认为,要保证消费者权益,奢侈品电商平台在经营上必须要有一个良性循环。“如果平台自己都在亏损、经营不善,那么要如何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徐雄俊表示,“电商本质是一个渠道,无论是在门店还是线上购买奢侈品,最终看的还是服务和性价比。特别是近几年,因为疫情影响,很多奢侈品消费向线上转移,品牌也纷纷发力去做电商平台,最终仍是要找准定位,给消费者选择这个渠道的理由。”
本文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1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