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黄金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的潮流行为,黄金能够随着通货膨胀升值,与之相比,纸币的弱势显而易见。因此,不少银行推出了购买黄金的金融服务。在银行人员的热情介绍下,不少家庭把购买黄金作为新型理财的选择。令人不解的是,顾客购入容易,出售却很难。多数银行一改售前的热情态度,对于“回收”是推三阻四,这其中有何玄机?
工行推出积存金和如意金积存。积存金业务是指开立积存金账户,签订积存协议。可采取两种方式积存,定期积存(约定每月扣款金额)和主动积存。
按确定金额购入积存金,其作用是赎回或兑换贵金属产品。“如意金积存”业务是指建立如意金积存账户。积存的如意金,顾客可以选择赎回变现,也可提取实物。
同时其交易方式多样。采用实时和委托两种方式进行交易,投资者可以直接按建设银行的买卖报价实时成交,或指定价格进行委托挂单。采用先进结算模式,黄金份额与交易资金实时交易,实时清算。
中国农业银行业务种类有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交易业务、贵金属远期客户业务、黄金借贷业务和“传世之宝”实物金条业务。其中“传世之宝”实物黄金有金条和金钱两个品种。金钱规格为3克、10克;金条有20克、50克、100克、200克、500克、1000克六个规格。同时推出限量版的主题纪念金条及生肖金条。
不少消费者头脑一热购入大量黄金,想着万一金价下跌,再让银行回购也不亏。面对消费者这样的做法,银行方面总是推三阻四。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银行态度与出售黄金之前“判若两人”呢?
对于银行来说,推出黄金销售业务也是一种盈利模式。银行向顾客热情销售,是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因此更希望顾客一旦购入,交易就此结束,这更符合银行盈利的初衷,而黄金的回购将会直接导致银行资金的损失,所以银行推三阻四。
首先,趋利避害是人性。顾客肯定趋向于在金价上涨时选择自我保管,而在金价下跌时向银行出手。如果金价持续下跌,银行在回购后迟迟不能出售,将会导致“资金套牢”。这对银行来说俨然是一种经济损失。
其次,对于黄金的回收,需要对黄金的真假先进行鉴别,而银行内部员工是没有专业人员的。需要额外花费聘请专业人士进行鉴别,以及后续对黄金损耗的修复工作,这些资金的投入对于银行来说就是沉没成本。
银行对于黄金回收推三阻四,推阻的理由多种多样。让人不禁感叹,银行即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规则由它们而定,也由它们来破。而各大银行也在对外诉苦,不合理地回收黄金给它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本文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3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