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陈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眩目的外表和坚硬的内心似乎使得钻石一开始就与”昂贵”一词相联系。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印度就开始交易钻石。在当时,钻石被当作宝石或者护身符,而有限的钻石产量仅仅能够满足印度富裕阶层这一有限市场。到了1947年,戴比尔斯创作出经典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钻石成为永恒承诺的象征,走向国际市场。
A:”钻石没什么别的缺点,就是太贵了”
B:”贵难道不是你的缺点吗?”
C:”试着撕开钻石华丽的营销包装,你会发现贵可不是它唯一的缺点!”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钻石的原身,它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由于硬度最高,钻石加工必须使用与自身硬度相同的钻石粉相互摩擦切削才行。
奇特的是如果在阳光下用放大镜观察钻石,钻石可能会慢慢消失不见(热力学上碳在空气中会氧化;动力学上碳在聚光的高温下会加快反应速度)。这是因为当阳光聚焦在钻石上的一点,温度达到钻石的燃点时,钻石燃烧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科学家研究发现钻石在纯氧中燃点为720~800℃,在空气中为850~1000℃,也就是说,钻石不仅怕光,还怕热……所以,千万不要让你的钻石接近高温,更不要好奇心太重,用大明火考验它。
钻石虽然坚硬,但是它还怕撞击?没错,钻石本身很坚硬,但往往越是坚硬的物质越是脆弱,韧性越差。钻石虽然能切割任何东西,不怕磨损,但是却害怕撞击,所以请不要带着”娇贵”的钻石做剧烈的活动,比如:与石头、陶瓷等硬物碰撞或摔向大理石地面。
和其他被人们熟知的宝石一样,钻石也是普通的化学物质。就如同蓝宝石是三氧化二铝、翡翠是二氧化硅、莫桑石是碳化硅,钻石也不过是碳(C)的同素异形体。
如同H2O在不同条件下呈现不同的形态——液体水、固态冰和气态水蒸气,C元素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不同的形态表现:在常温常压下就是我们常见的黑色碳或石墨,在高温高压下则变成闪亮夺目的钻石,而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能是液态或者气态C。
钻石和石墨是同一化学元素C的同素异形体,只是原子结构不同,钻石为稳定的四面体结构,而石墨为层状结构,两层之间可以任意滑动。不同的原子结构导致两者完全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钻石是地球上硬度最高的物质,其硬度被定义为莫氏硬度10;石墨为地球上最软的物质,其莫式硬度为1。这就好比小时候喝的加糖精的水,一点点会非常甜,而量再多一点的话就变得非常的苦,在两个极端间转化。
既然钻石和石墨都是C元素的同素异性体,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变成同样的结构呢?
答案是”有”。
就像水可以变成冰一样,无非就是让C原子重新排列一下。根据C的相图我们可以得到只要温度和压力控制在一定条件下,例如我们将压力控制在4.5~6.0GPa,温度在1100℃~1500℃,石墨就会变成钻石。
在触媒即催化剂的作用下,石墨转化为钻石的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也会降低。化学反应就像是要穿越一片山区,原本需要先爬到山顶再下山才能通过,但加入了触媒之后,便如同打通了山底隧道,使反应更容易进行。目前最常见的触媒为金属触媒,主要有纯铁、纯铜和纯镁;合金触媒有镍基触媒(如镍锰、镍锰铜、镍钴锰等)和铁基触媒(如铁镍、铁钴、铁锰、铁镍钴、铁钴锰镍等;除此之外还有非金属触媒和超临界流体触媒等等[1]。
钻石主要分布在火山口,天然钻石源自地表下超过160公里的地方,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给了它形成的条件,3~4亿年前的火山爆发,把它们推到了地球表面,而那时连恐龙都还没有出现。但由于火山口的钻石仍然十分稀少,钻石的价格异常昂贵。然而随着对钻石的追求和热爱持续增加,充满智慧的人类终究找到了简单的方法制造人工合成钻石。由于稻草燃烧后主要成分为碳,和钻石成分相同,人们调侃曰:稻草可变”黄金”。
目前人工合成钻石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CVD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和高温高压HPHT法(High Pressure High Temperature)[2]。前者是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钻石,后者是通过高温高压的方式合成钻石;CVD以生产大颗粒钻石为主,HPHT主要生产小碎钻。
CVD法:以低分子碳氢化合物(CH4、C2H2、C6H6等)为原料所产生的气体与氢气混合(有的还加入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碳氢化合物离解。在等离子态时,氢离子相互结合成的氢气被抽真空设备抽走,剩下的碳离子带正电荷。在钻石或非钻石(Si、SiO2、Al2O3、SiC、Cu等)的衬底上通负电,在电场的引导下,带正电荷的碳离子就会向通负电的衬底移动,最后沉淀在衬底上,并按照钻石晶格生长规律在衬底上生长出钻石。其中以钻石为衬底生长钻石的CVD方法也叫做外延生长法,它按照钻石籽晶的晶面参数不断地堆积生长,故生长单晶钻石必须用CVD外延生长法。
目前通过CVD法合成的钻石品质与天然钻石几无二致,肉眼难辨,仅仅可以通过观察其在短波紫外线下的磷光表现,与天然钻石区分进行简单的初步筛选。
HPHT法:模拟地壳底下的高温高压环境,在高温高压下,将石墨融到融化了的金属触媒里面。将石墨与液态金属施压到一定的压力和提升到一定的温度,例如:5.5万个大气压力,1400℃~2500℃,所有的石墨都会溶解到熔融了的金属触媒中,并转变为跟天然钻石成分与结构几乎一模一样的钻石。
就是一些专业的鉴定实验室也无法分辨HPHT钻石与天然钻石间的差别。最简单的方式是消费者在购买钻石时一定要索取世界权威证书,IGI鉴定证书都会在证书上和钻石腰部注明该钻石颜色经过HPHT处理,所以消费者在阅读证书时要留意该字样。
CVD法合成钻石设备和生长示意图
HPHT法制备钻石设备和内部示意图
中国的人工合成钻石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进入 21世纪以来,在世界合成钻石领域占据了优势地位,2016年产量已接近200亿克拉:同年国内登记结婚的新人共有1133万对,如果将这一年国内产出的合成钻石平均分配,每对新人能分到1800克拉。
中国目前合成钻石的售价大约为天然钻石的50%~70%,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带来的边际成本递减,未来合成钻石的成本甚至有可能降到天然钻石的10%~30%。根据摩根士丹利的调研报告,到2020年,小颗粒合成钻石的市场售价将达到同级别天然钻石的50%,而大颗粒合成钻石的售价有可能降到同级别天然钻石的30%。摩根士丹利还预测,虽然目前合成钻石的销售额在全球市场中仅占1%,但随着工艺质量和钻石尺寸的快速提升,合成钻石可能会在2020年占据宝石市场15%左右的份额[3]。
脱去忠贞不渝的象征外衣,未来的钻石可能只不过是一枚平平无奇的小石头罢了。
参考文献:
[1]王雪等,点石成金——人造钻石的真相,大学化学,2019, 34 (8):142−147.
[2] Chengzhi Luo, Xiang Qi, Chunxu Pan et al, Diamond synthesis from carbon nanofibers at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pressure, , 2015,5: 13879 .
[3] AI财经社,人造金刚石对天然钻石的巨大冲击,超硬材料工程,2019,31(1):51.
相关问答:黄金价格大幅度下跌,中国大妈已经入手,你会买吗?
2021年,黄金价格几经波折,金价出现较大幅度回调。然而,无论是从短期经济基本面来看,还是从长期黄金的投资价值(平均投资回报率)来看,我都不会投资黄金。
01 上半年经济为何走低?
第一,避险情绪消退、全球经济协同复苏。
老话说,乱世买黄金,黄金是最重要的避险资产,纵观金价的历史走势,其都是在经济危机之中走出“牛市”。
然而,随着多数国家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疫苗接种逐渐普及,世界范围内的避险情绪都在退却;更重要的是,世界经济正在从疫情阴霾中复苏,投资者看见经济发展的曙光。
这种背景之下,大众买黄金避险的心情不再,金价下跌也就可以理解。
第二,美国国债利率一路走高。
数据显示,美国国债利率和黄金价格呈现负相关。看看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情况:其自1月份达到低谷0.9%开始,一路上扬,一季度结束就急涨到1.77%。
国债利率的回暖对黄金价格形成了较大利空影响。
02 我为什么不投资黄金?
没错,前段时间的调整已经让金价跌出“黄金坑”,并且,金价也有其支撑因素,例如各国央行还会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通胀情况较高等,黄金价格很难持续走低。
但是,这就是我们入手黄金的十足理由了么?不是的!
一方面,短期来看,刚刚说到的黄金价格利空因素依旧存在,黄金哪怕不会持续走低,其继续强势上攻的可能性同样很低。
另一方面,长期来看,黄金的投资回报率并不好。1976年“牙买加协议”时,黄金价格为100美元/盎司,如今,金价为2000美元/盎司,44年时间,黄金年化平均收益率为7.1%。
有人会说,这个回报率不错啊!先不急,你看看金价的长期走势,它长期涨幅都不明显,金价的上涨主要来自几次“大牛市”,漫长的44年中,你能抓住那短暂的“牛市”吗?
投资黄金对择时的要求太高,普通人择时不准,投资黄金的回报率不会好。我知道自己的实力,所以我不喜欢投资黄金。
本文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3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