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感悟:写这篇文章,查阅了很多书籍和资料,因为品牌众多,知识量太大,准备通过2个篇幅来写。品牌介绍方面除了百达翡丽顶级品牌之外,其他的以我们常见的或者亲民的为主,比如劳力士、欧米茄、帝舵、卡地亚、浪琴、天梭等。
通过整理资料发现,瑞士钟表行业历经几百年的风雨考验和时代变迁,虽然它经历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来自日本石英表最严重的挑战,以及现在智能手表的冲击,但它依然是世界钟表行业一座屹立不倒、难以逾越的大山!未来,瑞士的机械表是否也会推出智能手表?如果推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再写瑞士名表品牌时,不得不提到瑞士的两大集团,一个是历峰集团(Richemont Group) 又译作里希蒙,一个是斯沃琪(Swatch)集团。
这里先来说说斯沃琪集团。为什么要先说这个集团呢,因为瑞士钟表行业在上个世纪70年代经历过一次很大的危机,斯沃琪集团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在传奇人物的掌舵下,开启了一路火花带闪电的开挂发展模式。
瑞士手表大致可分为两大品种。一种是与珠宝、贵金属高度结合的高档表,与其说是手表,莫如说是“首饰”。这一类以东西方社会富有人士为销售对象,在石英表横行于世的时候,影响是有,但并不是很大。有的品牌直到90年代才在资本的驱动下“借尸还魂”。
顶级品牌百达翡丽
受到打击最大的是中低端价位的机械表。石英表虽然最早是在瑞士发明的,但只因没有及时大力开发这种新技术,在70年代却被日本和香港等地赶了上来。
相比机械机芯,石英机芯走时更准,续航时间更长,最关键是也更加廉价了。远东厂家运用石英技术制造了大量手表,一举把瑞士的一般手表挤出了世界市场。
瑞士在自己的传统领域中遭到挫败,不得不从1974年起大量削减产量,很多钟表师傅因此失业。
到了80年代初期,瑞士钟表业已处于全面崩溃的阶段,大面积的表厂濒临破产,政府甚至开始做产业调整规划,放弃钟表业,所以找到了瑞士当时最著名的会计事务所,让其对这些表厂进行破产清算。
而这家会计事务所的老板便是海耶克。海耶克全名是尼古拉斯 ·G·海耶克(Nicolas G. Hayek),他生于1928年,是Swatch集团(总部设在瑞士比尔市)的创始人之一,Swatch集团董事长。
斯沃琪掌舵人海耶克
他的事务所服务于各大表厂,由此他对这一行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这一切的原因和表本身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管理者没有把这套复杂的系统运作好。他深刻地意识到,一旦做了清算,瑞士钟表业很可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他决定改变这一切。但因为他不是钟表圈的人,没有人相信他这么一个“门外汉”能拯救瑞士的钟表业。最终,海耶克还是做了艰难的决定: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挽救瑞士钟表业!
1981年,瑞士政府出面组织,由当时的瑞士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等7家银行联合出资,以10亿瑞士法郎收购了两家最大的钟表企业——Asuag和SSIH的98%股权,历经四年时间的重组后,于1985年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钟表集团——Swatch(斯沃琪)集团。海耶克的任务就是带领集团去阻击日本钟表,以挽回瑞士钟表业的地位。
为更好地施展抱负,海耶克携手一批瑞士投资家成为了集团的控股方。1986年,海耶克就任Swatch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他的带领下,瑞士制表业逐步重新走向辉煌,瑞士机械表重返全球钟表业品牌金字塔的顶端,并受到全球各地高端人士的追捧。
在领导Swatch集团期间,海耶克所创下的非凡成就包括:
1、战略性推出Swatch时尚腕表,令业界震惊。Swatch,这是一个自造的英文字,后5个字母就是watch“手表”,而前两个字母也是英语swiss“瑞士”的开始字母。S还有第二层意思,是英语Second第二的首字母,指人们可以拥有第二块甚至更多的手表,可以根据自己的服饰或者出入场合搭配佩戴。它价格便宜,形式多样,颜色艳丽并且众多。石英机芯封死在塑料表壳内,换一次电池可以走两三年。这种手表在西方市场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2、为瑞士钟表业提供腕表机芯和零部件,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助力瑞士钟表业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复兴;
3、持续开发和提升Breguet(宝玑)、Omega、Rado、Longines、Tissot等品牌的腕表产品及品牌形象,使其不断树立瑞士钟表业的先锋典范;
4、(2001年起)实现年销售额逾40亿瑞士法郎,使Swatch集团在全球钟表业中长期保持头名位置;
5、促使Breguet品牌焕发新生,在担任该品牌的总裁期间,只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便使它重新回归顶级豪华钟表的行列。
SWATCHwatch集团旗下拥有众多腕表品牌,其中包括Swatch(斯沃琪)、Breguet(宝玑)、Blancpain(宝珀)、Jaquet Droz(雅克·德罗)、Glashutte(格拉苏蒂)、Omega(欧米茄)、Longines(浪琴)、Rado(雷达)、Tissot(天梭)、Calvin Klein(卡尔文·克莱恩)、Certina(雪铁纳)、Mido(美度)、Hamilton(汉米尔顿)、Balman(宝曼)、Flik Flak(飞菲)和ETA机芯工厂等。
其中我知道的汉密尔顿是收购美国的,格拉苏蒂是收购德国的,这个其实就像中国的很多品牌一样,你以为是国产的,其实已经被外资控股了。
在很多人骂有钱人崇洋媚外买国外产品时,其实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反观我们的邻国小日本,在上世纪 70 年代,日本石英手表的出现几乎动摇了瑞士传统钟表业的命脉。不过,日本手表能够在钟表界占据一席之地,靠的并非只有石英表。日本制表业对高科技嗅觉灵敏,重视能源利用技术,大胆创新——从太阳能、电波、GPS 再到智能系统,其中西铁城的光动能手表,有一款我就特别喜欢。每一样强大的科技技术都是日本手表品牌的制胜法宝。日本的工匠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西铁城的图片找不到,只能用一张精工的
说完了斯沃琪集团,我们再来看看历峰集团
历峰集团(Richemont)是瑞士奢侈品公司,它由南非亿万富翁安顿·鲁伯特(Anton Rupert)于1988年建立。公司涉及的四个商业领域是:珠宝、手表、附属档案以及时装。从2004年以来,按营业额计算,它是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公司,排名在路易·威登(LVMH)和巴黎春天(PPR)之间。
集团主要下属公司(按创建时间为序):
1755,江诗丹顿 (Vacheron Constantin):钟表
1814,Purdey:枪械
1830,名士(Baume et Mercier):钟表
1833,积家(Jaeger-LeCoultre):钟表
1845,朗格(A.Lange&Sohne):钟表
1847,卡地亚(Cartier S.A.):珠宝、手表等
1860,沛纳海(Officine Panerai):手表
1868,万国(International Watch Co):手表
1874,伯爵(Piaget):珠宝、手表等
1876,兰姿(Lancel):皮具
1893,登喜路(Alfred Dunhill):时装
1906,梵克雅宝 (Van Cleef&Arpels):珠宝、手表等
1906,万宝龙(Montblanc):钢笔、手表、珠宝、香水等
1952,克罗维(Chloé):时装
1994,Shanghai Tang(上海滩):时装
1995,罗杰杜彼(Roger Dubuis) :手表
2000,NET-A-PORTER :电子商务
公司拥有英美烟草公司(British American Tobacco)18.5%的股份。
历峰集团旗下的腕表品牌有10个,分别是:万宝龙(Montblanc)、万国表(IWC Schaffhausen)、积家(Jaeger LeCoultre)、伯爵(Piaget)、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卡地亚(Cartier)、沛纳海(Panerai)、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朗格(A. Lange & Söhne)、名士(Baume & Mercier)。
最后本篇文章部分文字素材来自于百度百科、360百科、头条百科。
本文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4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