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标准尺寸的发条盒已经确定了发条的特性,并不允许随意增加发条长度。因为对动力输出而言,最有效的数值是发条占据发条盒55%到60%的空间,当其通过齿轮组传递动力时,运动动力会在长的传递路程中消耗。在发条盒旋转力矩低于一定的数值时,由于摩擦力作用,它会停止运转。这就要求发条弹簧具有很高的功效、很长的使用寿命,并且启动时旋转力矩变化能保持在最小范围,此外还能在最小的空间内存储最大的动能,所以长久以来钟表研发人员一直致力于延长手表持续运转的动力储备时间。简单地说,长时间的能量储备,就是通过加长发条的长度或是增加发条的强度来实现。可是,由于机芯内空间有限,无法再增加发条的缠绕圈数,并且很快就达到物理极限,所以可以在机芯内采用串联多个发条盒结构来间接延长发条的长度,从而使得手表的走时更长。
现有应用两个发条盒的长动力钟表,机芯主要分为双发条盒并联和双发条盒串联两种结构设计。其中双发条盒并联结构的特点是:两个同型号的条盒轮同时一左一右驱动中心轮和条盒轮之间增设的一个过轮,过轮再驱动中心论,它的优点是两个条盒轮同时直接驱动过轮,减少了能量损耗,动力输出强劲、平稳,动力前后均衡,而且两个条盒轮左右驱动的力量互相对冲,使过轮轴在轴套中处于“悬浮”状态,可将过轮轴的阻力降到最小、磨损降到最小。但是,由于两个条盒轮一左一右地排列,其间增加的过轮挤占了中心轮的位置,因此中心轮被迫往下挪位,机芯的直径也就要求更大。在怀表时代,双发条盒8日链就已经做得很厚重庞大,到了手表时代,机芯均要求做得小巧轻薄,但是双发条盒并联技术很难做到机芯轻薄小巧,在现有的长动力机芯,双发条盒并联渐渐失去优势。而另一种双发条盒串联技术逐渐成为设计主流,双发条盒串联的优点是:双发条盒及各个传动齿轮,可以很紧凑的布局,充分利用了手表机芯里的空间,机芯能做得小巧。但双发条盒串联的劣势是:第一个条盒轮的动力传输给第二个条盒轮,通过第一个条盒轮旋紧第二个条盒的发条后,再由第二个条盒轮传动给过轮及中心轮,两个条盒轮之间动力内耗大,动力前后欠均衡,后期动力衰减多,过轮要承受突然增加近数倍的侧边压力,使过轮轴侧边的压强和磨损增大。因此目前市场上需要一种轮系排列紧凑合理,体积更小巧的双发条盒并联机芯。
31天长动力手表机芯中的两个发条盒上下排列并且串联到一起,从而达到动力叠加的效果,使得机芯持续运行时间翻倍。该机芯两个发条盒中的发条极长,均为约1.85米。虽然在机芯里增加下层条盒需要更多的空间,而且意味着需要有更多的部件,使手表复杂性和敏感度增加,影响摆动链隔开,并通过一个形似游丝的小弹簧将传动链重新连接上,从而使它能在满弦的第一天到发条即将释放完全的第31天时间里,以接近恒定的输出力矩驱动擒纵调速机构工作。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59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