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全球奢侈品都在面临巨大危机。LVMH销售额遭遇了近10年来的首次下跌,跌幅高达15%;开云集团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 15.4%,其中最能赚钱的古驰销售额下跌了 22.4%。这期间,很多大牌都在促销,在香港DFS商场推出了超大力度的折扣,Gucci、Burberry、Celine、Loewe、YSL等奢侈品牌,最低全场5折。
意外的是,LV非但不进行促销,还借疫情在中国频繁涨价。根据网友反馈,LV中国专柜价格此前已于5月5日上调过一次价格,其中一款CANNES水桶包的专柜价格从17900涨价到19400元,上涨1500元,涨幅约为8%。而在2019年9月和2020年3月4日,LV已对其全线产品进行了两次调整。这明显超出往年每年调价10%的措施。
LVMH到底为什么敢逆市涨价?又为何偏偏针对中国呢?
深度爆料
弥补损失!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整个LVMH集团的日子都极为艰难。在疫情的冲击下,LVMH旗下主要业务的五大领域:时装及皮革、葡萄酒、化妆品、珠宝、零售,几乎全部沦陷。作为集团最赚钱的业务板块,LV等时装皮革店已关闭一个多月,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LVMH的数十个高档酒水品牌,因全球范围内的居家隔离,销量大幅减少。旗下的化妆品部门,也因人人出门都戴口罩了,化妆品和香水也不再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种种因素导致LVMH股价一举缩水19%。为了扭转集团困境,LVMH瞄上目前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中国市场很容易理解。
老板喜欢逆风而行!企业身处困境,最上火的肯定是老板,尤其是阿尔诺这样的人。1981年,因为出租车司机一句只知道法国有迪奥,当时还是一个地产商的阿尔诺,就敢趁迪奥命悬一线之时,花掉大部分资产收购这家公司,并且收购后立刻把承诺政府的不裁员忘得一干二净直接裁掉近9000人。
1987年,老牌奢侈品LV和名酒品牌酩悦·轩尼诗合并成LVMH之初,内斗不断,LV总裁就引入了阿尔诺当外援。阿尔诺转头和洋酒老大勾结,将拉他入局的LV总裁踢出局了,又趁当时全球股市暴跌,一举收购了整个LVMH。此后,阿尔诺开始了疯狂的奢侈品收割计划。纪梵希、芬迪、娇兰、宝格丽、丝芙兰…都被他拿下了。在近六十余次并购中,唯有宝格丽等极少数品牌管理层被保留,其余全被换血,所到之处可谓血雨腥风,寸草不生。一场疫情害他损失2000亿,别人都在降价促销,喜欢逆风而行的阿尔诺自然选择涨价,欧美不行,就去中国掠夺财富!
中国人不一般!事实证明,阿尔诺做对了。涨价消息一出,北京、广州、上海的奢侈品专柜都出现排队“抢购”热潮,仿佛哄抢优衣库场景再现。一位杭州的姑娘圆圆牺牲午休,跑了半座城就为抢到一个心水已久的包包。用她的话说就是,这种大牌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再不买就亏了!”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整体销售额达1.3万亿欧元。其中,中国籍消费者对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持续性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也就是说,全球90%的新增奢侈品基本都是被中国籍消费者买走了!难怪有媒体说:“奢侈品行业的命运,以及阿尔诺的命运,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市场。”所以仗着中国人能买,阿尔诺还有啥好怕的。
LV们在中国会一直火下去吗?
LV为什么敢在中国逆市涨价,究其原因还是看穿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脉搏。在国外一些奢侈品的原产国家,人们反而对品牌没有那么强烈的崇拜感,更绝不会去疯抢。但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人中,80后、90后分别占40%和30%,是绝对的主力。虽然随着中国人均财富的提高,很多人越来越重视精神需求,但是追求高级感以及他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感却还会持续下去。所以在中国,奢侈品越是端着,越是贵,就越会有人去追捧和购买。
话说回来,这些奢侈品之所以这么猖狂,还不是因为中国没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吗?事实上,中国制造在世界已经越来越被认可,中国高铁成了英国的奢侈品,大疆无人机成了日本的奢侈品,华为5G成了美国的奢侈品。咱中国的月亮也挺圆!
对此现象,卫士蓝人力资本业务副总武素菊认为,目前中国制造业普遍存着有质量没品牌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代工厂这一类企业,对于自身品牌塑造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也就失去了市场的主动权。对于这些制造企业,如果可以借助猎头,寻到高端专业的品牌策划运营团队,好好打造属于企业自己的故事,未来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不是问题,让国人不再疯抢外国货也指日可待!
对于LV 的中国涨价以及国人疯抢的事情,不怎么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62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