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波士顿大学联手哈佛商学院进行了一项有关奢侈品消费的研究,发现购买奢侈品尽管能够让消费者感觉个人身份和地位有所上升,更加自信、满足和光彩照人,但也会让一些消费者患上“冒充者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
根据波士顿大学和哈佛商学院的研究,一些消费者会认为购买奢侈品是一种“不正当特权(undue privilege)”,因此产生一种“不真实(inauthentic)”感,影响自信心,表现得不自信。举例而言,一些人在拥有昂贵的手袋后,拎着它走在街上,会感觉这并不是“真正的自己”,可能会产生害羞、尴尬或者自己与奢侈品格格不入的情绪。
研究人员发现,出现类似情况的消费者并不少,从“奢侈品核心客户”到“中产阶级”都会有消费者表现出“冒充者综合症”。为了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研究人员在9处奢侈品消费场所进行了调查,包括曼哈顿上东区(Upper East Side)、纽约大都会歌剧院(Metropolitan Opera)、马萨诸塞州的富人度假区-Martha’s Vineyard 等。
研究数据显示,只有大约30%的受访者不会产生“不真实”感,因为他们相信自己配得上或有资格享受这些奢侈品服装和配饰,或者认为在某些特定场合下,自己穿上奢侈品衣服,带上奢侈品服饰很“自然”。
然而对于大部分受访者而言,奢侈品却成了一种“心理负担”,一种“不正当的或不应得的特权”,即便这些人有能力有钱买下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6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