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度,与Dior、Chanel、LV、Gucci及CK高端产品并称为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六大蓝血”的Prada。
如今却与消费者渐行渐远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今年的上半年,Prada集团实现期内销售额15.46亿欧元,同比增长2.3%,收益净额15.7亿欧元,同比增长2.3%。
但在亚太市场,Prada上半年销售录得4.0%的跌幅,由5.196亿欧元减至4.986亿欧元,占比从34.4%跌至32.2%。相比其他时尚大牌纷纷依靠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拉升总体业绩的同时,Prada的远东成绩却差强人意。销售额的下降,说明了Prada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分量也越来越小了。
据报道,由于客流量持续减少,Prada将自己位于香港罗素街2000号广场的旗舰店。该门店是Prada在香港最大一家门店,也是在港开设的第六家店,月租金高达900万港币。也就是说,日租金高达30万港币,一年光租金就要1.08亿港元。这是继2016年,Prada关掉位于香港半岛酒店的门店之后,再一次忍痛行壮士断腕之举。
除了因为香港“不稳定因素”太多,甚至还在加剧,令本在处于下行期的香港经济“雪上加霜”对Prada的冲击之外,Prada在内地也并不是那么的受欢迎。
在广州很多的仿制奢侈品批发市场里,甚至都不再制作Prada的任何产品了。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不管是去专柜买,还是去网上或者批发市场买,本质上都是对品牌价值的需求。
而这几年,Prada对于消费者说来,已然尽失“宠爱”。
它也曾拥有过辉煌的时刻。但如今的Prada就如同一个辉煌不再的没落贵族。从资深奢侈品爱好者中了解到,Prada如今的设计很难迎合大众的口味。
过于保守的创新,不愿意迎合消费者的新需求,也就离消费者心中对奢侈品的定义越来越远了。
也许这是Prada的自我倔强,但在实际营销上,Prada还是向流量妥协了,启用了蔡徐坤作为新的代言人。同时,也宣布入驻了奢侈品电商寺库,入驻京东。Prada寻求流量变革,与电商平台合作,这样的积极调整,好坏难说,现在下定义还尚早。
曾经有BOF时装商业评论表示:“穿上Prada其实是一种标志符号:告诉大家你已经是个懂行的人了!”
其实奢侈品种类繁多,Prada也是其中特立独行的一个,喜欢不喜欢全在个人,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65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