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范思哲、蔻驰相继陷入舆论危机,中国区代言人纷纷宣布终止合作。而国内奢侈品电商的日子似乎更加难过,因不发货、失联等频繁遭用户投诉。南都记者梳理,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业绩承压,被外界质疑增长困难。7月份,尚品网宣布关停,目前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再次引发人们对奢侈品电商命运的讨论。
奢侈品电商这一2000亿的赛道从2010年萌芽再到2015年的倒闭潮,短短数年之内,走秀网、尊尚品等曾受投资人青睐的平台接连消失。如今,撑了9年的尚品网也走向失败,估值不高的寺库艰难前行,奢侈品电商为何这么难做?
奢侈品电商赛道艰难
今年7月30日,带着雷军投资光环的尚品网发布公告称,因融资重组不顺、经营受阻,无法继续为大众提供服务。公告一出,随即引发业内关注,作为国内第一代的奢侈品电商,尚品网的关停不仅再次印证了这一赛道的艰难,也让人想起此前的倒闭潮。
淘宝出现不到十年,奢侈品电商开始萌芽。2006年呼哈网上线,两年后奢侈品电商集中爆发。公开资料显示,主流奢侈品电商网站均集中与2008年到2010年上线,如走秀网、寺库网、第五大道、魅力惠、珍品网等。但在2012年开始进入动荡期,品聚网、尊尚网、新浪奢品等先后关停。行业大洗牌之后,仅剩的少数玩家密集寻找融资,2015年的5月-7月,走秀网、珍品网、寺库、魅力惠在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内获得投资。不过,南都曾报道,2017年,走秀网涉嫌走私奢侈品入境,偷税逃税数额巨大。活下来的平台则宣布转型,仅余寺库、尚品网等头部奢侈品电商仍然活跃。
2017年9月,奢侈品电商终于迎来了高光时刻。寺库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紧接着即破发,市值大幅缩水。今年第一季度,寺库发布的财报显示,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总营收11.754亿元,比去年同期的8.025亿元增长46.5%。净利润1580万元,但上年同期则是2590万元,同比下降39%。另一方面,寺库的估值也在缩水。股价从上市时的13美元跌至7.42美元,下跌幅度达43%。总市值已低于4亿美元,仅为3.73亿美元。
谋求转型的寺库不仅拓宽品类,还布局线下,在北京、上海等地开设线下高端体验店“库会所”。8月6日,寺库旗下社群零售电商库店的首个线下店铺落户杭州一购物中心,寺库负责人告诉媒体,线下转化率高且成本低通过线下为线上导流。值得关注的是,库店开启了全国加盟合作模式,计划未来完成全国地级市一城一店战略布局。
垂直类电商还要跟“猫狗”争食
寺库的转型能否提高其净利润尚不可知,但其未来的路并不好走。有业内人士认为,奢侈品电商还要与“猫狗”争食。
寺库上市的当年,阿里、京东两大综合电商平台也布局奢侈品领域。阿里放出大招,在天猫上线了一款专属奢侈品虚拟APP,即Luxury Pavilion,将满足消费者对于不同奢侈品品牌专属定制服务需求,还将打造全球最大的自营品牌奢侈品线上平台。
京东2017年6月向英国版“寺库”Farfetch投资3.97亿美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之一。此后,京东拿到Saint Laurent的独家入驻,与巴宝莉、普拉达开展合作。但是,即便是在物流配送、消费人群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京东,也放弃了自建奢侈品服务平台的念头。今年7月21日,京东旗下成立不足两年的奢侈品电商TOPLIFE正式关闭服务,合并到Farfetch,并为其开设一级入口。后者2018年9月在纽约交易所上市,近日宣布将收购设计师品牌Off-White的母公司,也即意大利New Guards Group的全部股权。
令人意外的是,Farfetch宣布入股收购潮牌Off-White后,股价狂跌40%。此前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净亏损为1.09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070万美元。
“并不是模式走不通,主要是没有相对成功的案例。”海豚智库战略分析师李成东告诉南都记者,大部分奢侈品电商都倒闭了,国内国外都一样。他还提到,奢侈品电商首先要从品牌处得到授权,拿不到货很难谈生存,本质上就是供应链不行。
“来自代购的威胁更大”
奢侈品的电商运营过程中有哪些难题,究竟是货源难以把控,还是大平台下场导致竞争白热化?成立于2009年1月,与尚品网同属第一代奢侈品电商平台第五大道,其CEO孙亚菲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奢侈品电商的日子不好过,发展空间非常有限,未来会越来越艰难。但是,其他垂直类电商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况。“这是大家很容易忽略的一个点,垂直类电商的都不好做。”
她还提到,目前,第五大道的活跃用户已出现下降,客单价在3000元左右,零售业务处于亏损状态。但在2015年之前,零售板块尚可实现盈利。之后,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微信占据人们大部分注意力,流量较为碎片化且贵,很难再像PC时代一样进行集中投放。正因为如此,获客成本逐渐走高,由2013年的左右的160元上升到2016年的2600多元,增长十多倍。
在孙亚菲看来,除了流量变贵、获客成本走高。非刚需的奢侈品的利润较为透明,销售平台获取的利润有限。第五大道的利润是在10-15%,价格偏高的奢侈品利润仅5%左右。如果大量投放广告,很难覆盖成本。2017年,第五大道停止大规模投放广告。
“很多人认为阿里、京东也做奢侈品,对我们是很大的威胁。”孙亚菲告诉南都记者,在他们看来,阿里和京东并不是真正的威胁。以第五大道为例,品牌直接授权外,还可从品牌授权的经销商处拿货、与国外大型电商合作,并不会受到货源的限制。据了解,目前第五大道有200万授权的商品和2万多个海外时尚生活品牌。
奢侈品电商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综合电商平台上的中小卖家、代购。孙亚菲称,代购卖掉的奢侈品比奢侈品电商和线下店卖的至少多5倍,甚至更多。另一方面,近年来,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成熟,能够理智地看待奢侈品。
据介绍,第五大道现在的盈利主要来自名酒、家居等品类的批发,客户多来自下沉市场。其次则是新上线的海外服务业务,为高端客户提供海外房产、移民等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65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