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万事利轻纺工贸集团成立。这一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屠红燕进入万事利集团,从最基层的业务做起: “ 母亲创业的辛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想去帮助她。93年我们公司跟香港合作有一个制衣车间,我一边做车工,一边学习技术,整整一年,回到万事利后开始跟着师傅跑销售做外贸。 ” ↑1993年,浙江万事利轻纺工贸集团公司成立 由于从小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屠红燕对丝绸也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厚的情感。在她看来,丝绸不是普通商品,而是文化产品,丝绸产品要增值,一靠技术改造提升品质,二要承载文化元素。 2000年9月,屠红燕和母亲访美,并参加“中华文化美国行”活动。在纽约,她参与策划并筹办了黄河之梦丝绸时装秀,屠红燕回忆,当时仅能容下200人的大厅挤进了1000人。 ↑2000年9月作为“赴美大使”,参加“中华文化美国行” “ 99年我们品牌在发展,我们成立了一个女装品牌,就想说一定要把我们中国的丝绸通过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有着那种情怀,我们的丝绸也可以成为国际知名的品牌。 ”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唐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青花瓷”系列颁奖礼服、G20杭州峰会上的丝巾···这些精美的“丝绸国礼”都打上了万事利的标签。近年来,万事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载体,通过国际知名展会、比赛的平台,频频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2005年11月万事利丝绸版《孙子兵法》被作为国礼送给美国前总统布什先生 2012年,万事利集团完成了新老交班,作为万事利新一代掌门人,屠红燕接过文化传承的大旗,带领着万事利走上了第二次转型之路,实现传统丝绸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跨界: “ 我们虽然产业是传统的,但是我们的产品并不传统,我们的丝绸产品中有VR技术, 有人脸识别技术,我们的技术是全球领先的,我们除了做面料,还在做丝绸的文化产品,做家装材料,把丝绸提升到艺术品的高度,从传统的丝绸生产企业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 ” ↑2012年1月屠红燕正式接任集团董事局主席,成功实现母女交接,开启发展新篇章。 2013年11月,万事利收购了法国百年丝绸企业马克罗西,这是一家拥有120多年历史,专为众多奢侈品大牌提供丝巾生产、设计服务的国际知名企业。2014年,万事利又挖了爱马仕“墙脚”,引进了有着世界一流奢侈品牌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屠红燕认为这些人才将会为万事利打造高端产品、进军国际市场保驾护航。 ↑2014年7月聘请爱马仕原纺织控股集团CEO巴黎特,助推品牌国际化的征程 在不断拓展国家化市场的同时,屠红燕没有忘记母亲的嘱托,将丝绸织造的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 现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刺绣方面也就不足30个人。我们通过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我们的顾问,将他们一些好的作品,我们全部收购。我们也成立了艺术品基金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到丝绸手工艺术品的价值。通过我们的努力,现在有些年轻人已经开始学了,我们希望这些传统的技艺真的能够很好保留下去。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6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