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此安装最新flash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11月30日,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圆满落下帷幕。线上线下为国内外客商促成了3000对精准配对,共签约国际、国内投资合作项目86个,合作项目规模创历史新高。而值得注意的是,本届东博会和峰会召开的时间正值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十周年,此外,包括东盟和中日韩在内15个国家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于11月15日正式签署。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之下,这些都让本届东博会和峰会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受疫情影响,本次东博会和峰会比原计划推迟了两个多月召开,规模却并未缩减,实体展规划总面积10.4万平方米,总展位数5400个,除中国和东盟国家以外,还有2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08家企业参展,此外,还首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展形式,云上参展企业1956家。在博览会现场,一些展台第一天开放就引来了大量人流,让参展商有些始料未及。
除了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生态、教育旅游、投资服务以及科技创新均有所展示,自2004年首次举办以来,这已经成为一年一度常态化的国际经贸盛会,而2020年赋予了它格外不同的意义。
今年恰逢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十周年,10年来双边贸易额从2010年的292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6415亿美元。截至2019年底,双向投资额达到了2230亿美元,中国连续10年保持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到10月,中国—东盟贸易额逆势增长7%,东盟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涵盖了11个国家,19亿人口,自2010年1月1日自贸区全面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货物、服务贸易高速增长,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在本次博览会和峰会上,多个新的合作领域也涌现出来,比如首次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展区、首次设立的国际门户港展区,以及首次设置的公共防疫和卫生展区等。
对于参加东博会的东盟国家参展商而言,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所带来的便利也格外明显。咔玲娜作为参展商第一次参加东博会,她所代理的印尼知名品牌饼干,已经在中国线上线下多个渠道铺开,销量十分可观。
中国发达的数字经济产业链,以及与东盟国家日益活跃且便利的跨境电商贸易,让咔玲娜对于未来有了更大的构想。
就在此次东盟博览会峰会召开前,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壮大,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也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有利的外部条件。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敞开,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在东博会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展区,观众可通过VR设备,“走进”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方位感受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的生机与活力。广西北部湾去年9月被确立为我国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的门户港,也是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支点。目前,北部湾开通了覆盖我国主要港口以及东南亚、东北亚、南非等52条国内国际航线。值得一提的是,“海铁联运”作为提升港口运力的重要一环,还打通了西部内陆区域的企业对接国际大循环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发挥着重要衔接作用的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装箱办理量实现了疫情之下的逆势增长。
本文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3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