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新浦化学总投资55亿元,年产110万吨轻烃综合利用项目的关键设备裂解炉正在安装,地下基础工程完成90%,将在2019年初正式投产达效。该项目投产后不仅打破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一直依赖进口的格局,还将生产出聚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丙烯酸等系列产品,并通过管道与区内50多家企业配套供应,企业年增加税收5亿元。
与此同时,该区总投资10.9亿元的万盛大伟特种脂肪胺系列产品项目也在进行设备安装,达产达效后,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总经理龚卫良说,公司客户遍布美国陶氏、德国拜耳等世界500强企业。企业落户泰兴经济开发区就是看重了园区形成的上下游产业链。
“近年来,园区坚持‘链式招商’不动摇,始终把招引优质项目、提升项目品质摆在突出位置,按照产业转型升级和接长接粗产业链的招商思路,组织定向精准招商,打造有生命力、可持续、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全力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兴市委书记张育林介绍,经过20多年的努力,园区招引建设了一批发展高端、技术尖端、产品终端的优质项目,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特色日益彰显,吸引了荷兰阿克苏诺贝尔、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等16家世界500强企业,一大批央企、行业龙头且产业关联度高、投资体量大、税收贡献大的好项目纷纷落户园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人才、技术、信息、资金争相集聚的“洼地”,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排名“全国化工园区二十强”第7位。
金江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以木薯、红薯为原料,使用传统发酵、蒸馏技术生产食用酒精,年产15万吨醋酸酯,每天产生的废液量都在2000多立方。在园区的引导下,企业投入上千万元实施循环经济生产工艺改造,建成废糟液综合处理系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循环水系统、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和酒精废水循环使用系统,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生产模式,企业每年增加几千万的经济效益。
在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的“微循环”,而且体现在企业之间的“中循环”和园区产业链上的“大循环”。张育林说,园区投资铺设的30多公里管廊,已让60%的企业进入了相应产业循环链中,实现了企业间的产品、资源和废弃物相互交换和循环利用。围绕打造世界高端精细化学品特色产业园,园区已形成氯碱、精细化工、新材料、日化、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氯乙烯、丙烯酸、环氧乙烷环氧丙烷、苯系列等优势产业链,产业关联度达58%。其中氯碱产业在全国化工园区中最具特色,上下游配套齐全,下游产品延伸至医药、农药、化学助剂、工程塑料等10多个领域。
联成化学通过新浦化学提供的氯乙烯生产出塑胶制品,解决了基础化工原料“在外”之困,实现了原料“隔墙”供应;济川药业集团将高浓度有机废水提供给南大环保资源化利用,转化产生清洁的沼气能源,年产生沼气量3200万立方;新浦化学将副产品氢气提供给沙桐化学进行粗苯精制,再将沙桐化学的精制苯作为苯胺和苯乙烯等产品的原料供给新浦化学;联成化学将苯酐项目顺酸废水提供给联泰化学生产富马酸等系列产品,年处理顺酸废水近2万吨。园区还成立了供热管网公司,整合三家企业蒸汽资源,统一规划建设园区供热管网,园区供热损耗由20%下降至4%。投入6.6亿元,建成了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中心和消防站等配套设施,实现了能源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和利用的高效化。
台湾联成化学公司先后与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联手合作,组建4家产业链公司,采用区内资源发展循环产业。联成化学以新浦化学的氯乙烯为原料,生产PVC塑脂,再通过横向整合区内的增塑剂、PVC粉料以及周边企业的其它资源,生产上千种民用PVC产品,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近期可实现年产百亿元的化工材料产业园。盛泰化学直接利用开发区内丹天化学的氮气、环氧乙烷为原料进行生产,不仅接长了企业的产业链,而且将通过产业链的前伸后延,在开发区打造百亿元的日化产业园。
日前,世界500强、拥有120年历史的全球著名环境企业苏伊士环境集团落户园区,一期投资3.6亿元的废料处理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设集收运、贮存、焚烧于一体的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中心。企业落户看中的就是园区产业链上众多企业循环利用所产生的危险固废液废和高盐废水处理商机,尽可能使所有的固废“吃尽榨干,变废为宝”,确保不向长江排一点废水。
30多公里管廊里有区内企业需要的水管、蒸气、氯气等10多条支管。目前园区已有80多家企业实现了统一供热、供电、供水、供气和废水处理。142家企业间通过这条管廊实现了互为原料、隔墙供应、管道传输。管廊组成了一条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成为企业日进斗金的“吸金链”。面对未来,张育林信心百倍:“下一步,园区将着力打造‘1 5’特色产业集群:‘1’就是精细化工产业,加快向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特种精细化学品转型,使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绿色化、高端化、循环化、国际化’,打造世界级精细化学品产业基地;‘5’就是在坚守主业的基础上,通过‘强链、延链、补链’,大力发展新材料、医药、日化、涂装和高端装备制造,通过结构创新使得产业特色优势更明、园区竞争优势更强。”(张建荣 张峰 赵留贯 孙刚 顾继红 )
本文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3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