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国内规模最大的黄金首饰制造商之一—金凰珠宝,现如今的经营状况可谓是让人大跌眼镜。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如今的金凰珠宝股价经换算仅值7000元人民币。从鼎盛时期的中国500强到如今的潦倒局面,金凰珠宝究竟经历了什么呢?事实上,两年前曾发生一起震惊金融圈的“80吨假黄金骗贷300亿”事件,而这起事件的主角正是金凰珠宝。
金凰珠宝的创始人为贾志宏,他出生于1961年,曾就职于武汉及广州军区,早年的经历让他积累下来一笔积蓄,也为他的后期投资做了准备。他趁着2002年企业改制着手设立了金厂,这便是金黄珠宝的前身。虽然早期金厂规模很小,但并没有局限住他的野心,他一早的目标就是要让他的企业成功上市,成为“珠宝首饰第一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贾志宏第一步就是花费了大量资金收购了专用设备投入生产。随着业务走上了轨道,又乘着市场的东风,如愿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随后,在2007年,金凰珠宝成功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它的顶峰,还被《财富》评为了中国500强企业。次年,深深沉溺于资本红利的贾志宏递交招股书的同时,企业内部也逐渐出现了各种乱象,最重要的是涉及了偷漏税问题。在这样的趋势下,金凰珠宝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金凰珠宝内部如此混乱下,其IPO也自然而然的遭到了拒绝。但这样的失败也没有改变贾志宏的经营理念,他转移阵地到了美国,转向了门槛更低的纳斯达克上市,而A股上市似乎是贾老板的“执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而由于上市之旅并不顺利,贾志宏又再次踏上了错误的道路。在2016年,相关监管部门发现了贾志宏这一“金融黑手”。他一直贯彻着自己的“抢壳”策略,买下其他上市公司的全部股份。而后,他仅花费70亿的价格,就吞下了估值超过200亿的国企。这个案例当时被奉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范。而这个所谓的“典范”事件,为后来的假黄金案件埋下了祸根。
事实上,对于贾志宏来路不明的巨额资金大家都早有质疑。但大家却都没想到,他竟然利用假黄金在11家金融机构拿到了百亿投资。而后随着案件水落石出,金凰珠宝也受到了相关部门的立案处罚。
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点就是,金凰珠宝是如何躲过层层严格的检查,利用假黄金得到融资的呢?只有这么两种情况,第一,若黄金在入库前已经为假,那么负责鉴别的第三方存在同伙的嫌疑。第二,若黄金在入库后才被调换,那么其中的多方势力勾结则更加的复杂。
本文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4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