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掌声:白岩松上演“无间道”抛尖锐问题
白岩松回答问题的开场白并不是迎问题而上。他有自己的思路——“我以为我将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怎么会坐在这儿?是不是因为你的名字很绿色(岩松),我理解全国政协作出这样一种安排,第一,这几年全国政协的工作,从调研到各方面都希望跨界别,云集更多人的智慧。第二,一定是给媒体施加压力……虽然我坐在这儿很有点‘无间道’的意思,但是我还是觉得我和在座各位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同一战壕的战友!”短短几句话,就将自己不是来“打酱油”的这件事阐明清楚。
两样装备:白岩松掏出手绢、公交卡
会后,白岩松举着手绢和公交卡的照片传遍网络,手绢涨面子的观点也成为媒体的新闻点。
三次笑声:乘地铁白岩松无压力 都看手机谁看脸
第三次笑声是最持久的。白岩松自称常坐地铁,“有很多人说你编故事,你坐地铁一定很不方便。政协开幕我就是坐地铁来回的。戴上帽子,摘下眼镜,托雾霾的福,口罩是标配。你觉得中国人现在在地铁上除了看手机还看别人脸吗?所以我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笑声骤起,不仅点明了雾霾的危害,还捎带着抨击了“活在指尖”的生活方式。
虽然在白岩松发言期间,多次爆发笑声。然而,嘉宾白岩松是来“逗你玩”的吗?真不是。白岩松在发言中举例:“1996年我作为新闻调查的主持人做淮河水的节目,我从淮河的源头一直走到入海口,在桐柏山的源头一类水能喝,仅到安徽的蚌埠就已经是五类开外,连工业用水的资格都不够。”一段话,台下静默。细品其每次的“抖包袱”,虽然欢笑,但都是言辞犀利、直指要害。
本文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6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