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很久之前,C.O.S.C.(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的腕表似乎就是品质的保证,只不过现在的C.O.S.C.标准源自197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ISO 3159规范,几十年下来,虽然有细节调整,还仍就没有反映现代腕表规格的新需求。
而对此,欧米茄(Omega)就在2014年发表了更规范、更全面的大师天文台认证(Master Chronometer)以弥补C.O.S.C.的不足,并在隔年推出第一个大师天文台认证的表款——星座Globemaster腕表。之后这项新的认证还逐步推广到其他表款上面,像2017年问世的海马系列Aqua Terra 150米腕表也全部都通过了大师天文台认证的检测。
简单地说,大师天文台认证必须同时通过传统的C.O.S.C.认证和新制订的metaS(瑞士联邦计量科学研究所)认证,检测项目除了机芯的精准度,还扩展到装壳后的腕表精准度、防磁、动力储存等等,是一个更严格,也更符合现代生活用表需求的规范,能够确保在各种日常环境下,腕表都能精准计时。
C.O.S.C.认证是针对机芯来做测试,在16天的测试中,经过三种温度环境(8、23、38摄氏度)和五个方位(3、6、9、正面、背面朝上)的精准度、方位差测试,大于20毫米的机芯必须把平均日差控制在-4到+6秒内,小于20毫米的则是-5到+8秒。前面也提到,C.O.S.C.认证只是大师天文台认证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还要取得metaS认证,这才是重头戏。
metaS认证包含了八项检测,除了第一项是单独测机芯的防磁功能之外,其他七项都是检测机芯已经装壳后的腕表。装壳后的腕表基本上就是未来交给消费者的成品(除了表带还没装上),比起只测试机芯,更能反映腕表的非常终品质。C.O.S.C.认证只针对机芯来做检测,却忽略了机芯到装壳的过程中,外力可能对机芯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因此metaS特别注重腕表的完整检测。
metaS认证细则:
1、机芯防磁:机芯在15,000高斯环境下,仍符合天文台认证的精准度(二方位测试)。
2、腕表防磁:腕表在15,000高斯环境下的精准度。
3、腕表防磁:腕表在15,000高斯环境下,24小时后与48小时后的误差值。
4、腕表防磁:腕表在15,000高斯环境下,测试六方位与两种交替温度的精准度,为时四天,计算每日平均误差值。
5、动力储存:确保机芯符合宣示的动力储存量。
6、六方位变量:检测六个方位精准度中,非常快与非常慢数值间的差异。
7、不同动能状态下的精准度:检测动力储存为100%时与33%时的六方位精准度,并检测两种动能状态下平均方位差的差异。
8、防水:在专业仪器裡,将腕表浸入水中加压测试。
metaS认证的八项检测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检测范围,为腕表认证立下了21世纪的里程碑!特别是15,000高斯的超高规格防磁项目,更是前所未有,这并非沽名钓誉,而是针对现代生活所做的调整。
除了无处不在的电磁波之外,在现代生活中,手机、喇叭、皮件磁扣等等随处可见,这些平常物件里都有强力磁铁,腕表很容易不小心贴近就受到磁场影响而无法精准走时。欧米茄将防磁功能纳入检测范围后,只要选一只大师天文台认证的腕表,就能完全摆脱腕表受磁的困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4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