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华诞即将来临,6月5日上午,一个“守正创新铸未来——山东聊城手表厂发展历程”的大型展览在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拉开大幕,从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照片,从一件件的泛锈而又写满时光的展品上,参观的市民和表厂老职工看到了社会的变化,看到了幸福的今天。
百余件实物呈现群体记忆
众多图文资料记录“精益”
聊城手表厂老的缠绕钟、仿古船钟、报房钟、各类定时器、滚钟、泰山机械手表、小坤表以及打音乐机芯、苏钟机芯、砣飞轮机芯、四功能机芯天园机芯等等样式各异的钟表、机芯,让人大开眼界。聊城手表厂老职工、展览主要参与者桂志仁拿起一块表,那只老式的“泰山牌”机械表30多年了竟然还能正常走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很多前来参观展览的聊城手表厂老职工一下子聚下一起,拍照留念。他们眼泪婆娑地说,这些东西在以前天天见,自从聊城手表厂改制后,就很少见到这些面熟的东西。没想到,30多年过去了,这些东西还能走进咱的视野,感到非常珍贵。因为,这些实物呈现了聊城手表厂那段辉煌,也记录了那一代人的“泰山”表的工匠精神。
除了实物展览,还有表厂职工精益生产、军工生产、社会活动、1977年“聊城地区职工篮球赛”中聊城手表厂篮球运动员的合影、聊城手表厂的“国防知识竞赛”合影、1985年聊城手表厂制作的花灯、1986年11月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为聊城手表厂题词:“攀上极顶 飞越海洋 ”。这些图文资料记录着聊城手表厂那段真实的历史。
聊城表厂有段辉煌的历程
军舰船钟曾全部来自聊城
聊城钟表制造业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1966年按照国家建设三线的要求,经省政府批准,烟台钟表厂军工分厂于1966年9月18日在聊城选址建厂,1967年6月完成工厂搬迁并投产,先后研制开发和生产了一系列用于海军舰艇的仪器、仪表,并荣获全国科技大奖。
1970年,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根据上级“以军促民,以民养民”的指示,在保证海军需要的同时,组织研发民用产品,先后生产了“泰山”牌机械手表和石英电子表等几十种产品。自此,产品走进了平民百姓家,成为当年人们“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的最爱。1980年前,聊城表厂的名称是“聊城钟表厂”,因为是军工企业,起初上级不让挂厂名。1978年开始,才让挂“聊城钟表厂”的名字。1980年聊城钟表厂改名“聊城手表厂”。
桂志仁表示,从1980年到2000年聊城手表厂改制,20年的时间里,表厂的重大活动他都参与过,当年聊城表厂的很多东西也都在他这里保存着,他算得上是聊城表厂发展历程的亲历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聊城手表厂赞助过女排四国(中国、美国、秘鲁、日本)邀请赛,中国女排还赠送给俺一个排球,上面有‘郎平’‘杨锡兰’‘侯玉珠’等众多体育明星的签名呢。”桂志仁说,起初,他准备将这个排球也拿到展览上展出,可惜由于场地的限制,无法摆上展览。
在桂志仁的记忆里,聊城表厂还赞助了“泰山杯”中华神童围棋赛,从聊城涌现出神童、围棋强手常昊。连续赞助过三届足球金靴奖,国家领导人荣毅仁也受邀出席了活动。当年,荣毅仁出席活动的照片还在他那里。聊城手表厂还参加过全国农民运动会。
据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聊城手表厂是轻工部定点的38家钟表企业中前10名的工厂。企业职工发展到3000余人,聊城表厂年生产100万只手表。当年聊城手表厂上缴的年利税占聊城总税收的六分之一。1980年以来,聊城手表厂曾参加过国家绝密的“580”项目、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大规模考察南极等,中央军委曾为其发贺电。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我国军舰上的船用钟、舰艇钟全部来自聊城手表厂。
本文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8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