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虽然已逾年中,但早先日内瓦高级钟表展(SIHH)上各家的新品也陆陆续续开始上市了。不过今天的主角并不是那些高级制表,而是关于SIHH本身。记得还在去年末的时候,我们就知道2018年的SIHH规模较以往有所扩充,而双展的另一位巴塞尔钟表展(baselworld)则反而减少了展商数目。其实,有意思的事不止这些,咱们且往下看。
● SIHH是如何诞生的?
根据业界的说法,在1991年,面对日益拥堵的baselworld,卡地亚率先提出“我们不能在嘈杂和拥挤的地方招待我们的客人,谈生意的地方应该舒适、安静,有空间和点心”的主张。于是,便带领着4个高级腕表品牌正式退出baselworld,而开启了日内瓦之旅。
不过另一种坊间的说法是,卡地亚之所以毅然离开baselworld是因为展位问题。在这种国际化的商业盛会中,占据一个好的展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布局。而作为法国品牌的卡地亚,似乎刻意被主办方冷落,岁岁年年都被安排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落里。更甚者,听说就一直位于洗手间的隔壁,难怪品牌方不乐意了。
● SIHH只有顶级钟表品牌?
常言道:SIHH如其名,是钟表界的顶级盛会,非等闲者可以参加。不光是与会嘉宾,连参展商都是严格筛选,各个都是独当一面的顶级钟表品牌……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钟表行业三巨头:斯沃琪、历峰与路威酩轩中,只有历峰集团尽数参加SIHH,为何?因为当初发起者就是卡地亚。在第一届SIHH举办后,集团发现效果比挤在baselworld的角落里要好多了,于是便发动旗下所有钟表品牌,进军SIHH。当然,作为一个钟表集团来说,旗下品牌都是金字塔式排位,有高有低,所以不存在共同参展却斗个你死我活的情况。
● 参加SIHH到底有多难?
前面也提到,SIHH与baselworld并称为瑞士双展。其中baselworld采用媒体登记或者直接购票入场,而SIHH则是采用邀请函制,说白了就是“屌丝免入”。所以要参加SIHH真的就是痴人说梦吗?
并不。所谓“难进”,只不过是针对媒体而言。如果你是大经销商或是VIP,自然会放你进去。说简单点,就是看你能不能给举办方带来足够多的利益效应。记得2009年的时候,那次是SIHH首次更改展会时间至一月份。由于往年与baselworld在三、四月前后脚举行,所以业内人士大都一并参加;但调整时间之后,跨度变大,很多人就懒得来回跑,索性就挑规模较大的baselworld了。那SIHH怎么办呢?正如现在见到的这样,拼了命地往“高级”二字上靠,从而体现自身的差异化价值。
● SIHH的鱼子酱有多好吃?
这些年的钟表媒体也开始偷懒起来,Ctrl C、Ctrl V已是家常便饭。对于SIHH的报道,基本都是“揭秘、盛会、顶级、重磅”这套说辞,然后又绘声绘色地说什么“等待着你的将会是全程的耐心讲解以及不限量的香槟、鱼子酱”之类。
全程耐心讲解?自然是要耐心的,不过人家耐心的目的不是为了“扶贫支教”,而是请你掏出荷包买表的。不限量香槟、鱼子酱?有是有的,不过人家不是为了让你参加“慈善晚宴”,而是请你来谈正经生意的。对于主办方来说,照顾好金主们是他们的职责,到底是为了让金主们砸钱的。我自是没那个本事吃到,不过相比baselworld,这种不间断的免费供食也算颇为吸引人的了。
● SIHH请很多大牌明星?
每次到了SIHH举办的那段时间,Ins非常火的不是什么什么品牌推出了什么什么惊世骇俗的表款,而是某某某明星来了。
不可否认,娱乐圈明星的氛围带动以及博眼球能力,但SIHH的本质是什么?一个高端的行业订货会。所有人都是带着工作任务来的,无论是白天的表展还是晚上的派对。能做成生意的去,能挖掘潜在客户的去,能做出好看报道的去。要看明星?对不起,你可能走错地方了。如此浪费钱财精力,不如回家睡大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8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