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自从腕表这一个仪器诞生开始,便注定要与我们一同生活。不管是在任何环境下,都有着对于它的实质需求。过去从上世纪初开始,人们日常对于看时间的概念,从怀表慢慢地转移到手腕上。将口袋中的怀表放在手腕上戴,也成为了一个亟待克服的大问题。因为这两种钟表产品虽然有一样的机械结构,但是它们绝对是不一样的,非常起码在口袋内,机芯精密调校的要求和手腕上的调校要求差异是非常多的。然而将手表戴上手后所面临的现实考验,也是所有制表厂的难题。
从过去1920年代“戴手表”的历史开始,尤其在1940年代至1960年代是它们的非常辉煌时代,各家表厂品牌无不争奇斗艳、百花齐开的兴盛时期,相信有许多的玩家或是收藏家都相当了解,许多好的腕表设计、做工、品质、款式都来自这个年代。从现今在市场上的各大高级品牌中来看,它们今日所有创作灵感的来源,都来自过去那样的产品时代。我们不难发现,确实是如此,因为:人是情感的复杂动物,我们会缅怀对于过往的时代情感、流行,不管是人、事、物!
这场进化的开始,防水、防尘、防震的课题也是此时期表厂的研发重点,1926年劳力士钟表公司完成了一个伟大的防水装置,他们称之为“蚝式表壳”。从名称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与防水性有关的一个装置,利用“子母螺丝”的原理,即是将表壳、表冠系统,以锁入的方式来防止水汽进入。当然在初期,许多消费者并不太相信,所以在1927年11月24日,劳力士发布新闻,邀请Mercedes Gleitze女士一个人横渡英吉利海峡,在她成功上岸后,手上佩戴的劳力士蚝式腕表完全没有进水汽以及产生时间误差。此举更让全世界知道手表工艺已经达成了防水的进化革命。
腕表发明至此,可以说让人们生活更加便利了。在一战结束后,对于钟表产品是要求能够经得起震动,其中影响非常大的应该是机芯的摆轮。1933年针对机芯防震的装置“Incabloc”的面世,完全改变了钟表史上对于“震动”所产生的种种问题迎刃而解。很快的在1939年后,因表厂开始普遍使用它的专利结构,那时Incabloc已经适用于市场上各个钟表品牌生产总数达十万只手表上了。
身处于高科技制表的年代,我们很难去想像过去那个年代看时间的不便利,这是现代人所无法理解的。其实,这些进化改变在当时是引起很大的疑问的,原因无它,因为人们总担心不管任何小动作的震动,都会让手表走时产生误差;也担心手表会进水生锈等等。这些疑虑都是非常正常的思维,能不能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也是当时腕表品牌的核心竞争所在;而当年的困境,正是我们迈向今日超精密腕表的契机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8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