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铜可说是人类历史上非常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在石器时代之后,就进入了青铜器时代。
中国目前已发现非常早的甘肃马家窑青铜小刀,是公元前3300年的产物。如果熟知钟表大事件的表友应该会记得,几年前宇舶修复的地中海天文仪器遗迹安提基瑟拉仪,则是公元前150至100年的产物。由此可以作证,早在两千年以前,人类便有能力以青铜制作复杂仪器了。
可想而知,铜用于钟表时计也有迹可循。除了早期的船钟、怀表使用铜材质以外,腕表上比较常使用的是以黄铜为面盘的做法。但由于铜本身容易氧化,佩戴于手腕,汗水腐蚀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氧化。而且对于金属过敏者,铜也是易发的过敏源,所以当时很少被用于材料制作。
然而,世事从来就不是绝对的。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因为氧化及过敏问题被认为不适宜作为表壳材质的铜,在近几年突然又爆红了。
掀起这铜造表壳波澜的,不可否认的是2011年时沛纳海推出的青铜表PAM00382,表迷竞相追逐,让铜材质再度回归到大众视野,并有了可期前景。但实际上,早在沛纳海之前的1988年,设计大师Gérald Genta就已经打造过一款已青铜为材质的Gefica腕表。而在2007年,收购了Gérald Genta的宝格丽也推出了青铜打造Gefica Safari狩猎者腕表。只是一直未引起讨论。就像雷达明明投入陶瓷研究数十年,却被香奈儿J12后发制人。
天时地利,沛纳海的青铜表如鲤鱼跃龙门,在主流市场上刷了一波脸。而且青铜表原先被认为的缺点,即长期佩戴、接触空气而表壳氧化,反而成为了独特的看点。网络上,纷纷有表友晒出“养铜”心得,打造更有自我风格的铜锈样貌。中高价位如法兰克穆勒、万国、真力时、宇舶等都有推出青铜材质的表壳;近期积极奠定风格的帝舵也对青铜表青睐有加。入门价位如豪利时,甚至是更平价的小品牌也有计划推出青铜表抢占市场。当然,考量佩戴舒适度问题依然是各个品牌不容忽略的问题,因此通常与皮肤接触的腕表底盖还是采用其他不易导致过敏,像是透底蓝宝石水晶或是密底不锈钢之类的材质。
在这股浪潮中,昆仑海军上将系列选择使用特殊处理方式,让青铜表不再氧化,保留其从一而终的样貌。这不同于宇舶的有一款青铜表仅仅是面盘青铜,用表镜盖住,不接触空气自然不会氧化。而昆仑采用的是另外一种路数,即便接触空气也无法产生氧化。至于无法氧化到底好不好,这就仁者见仁了。
今后会不会有更多的品牌投入到青铜表的行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甚至也许还会有更特别的青铜表问世,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8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