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之前有一位朋友问我,“为什么十几万买来的手表只能卖两成?”我反问他什么牌子,答曰:“劳力士。”开始还有些诧异,不过在他追述“是切利尼”之后就豁然开朗了。
按理说,劳力士作为全球家喻户晓的瑞士名表,即便定位并非顶级,但以它总体的市场需求热度来说,二手价格不应该这么低。那么为什么它的切利尼系列就这么“不值钱”呢?接下来将以劳力士切利尼为例,给大家说说那些性价比极低的名牌手表。
首先来看看劳力士切利尼的定位。切利尼(Cellini),取名自Benvenuto Cellini,是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金匠。显然,劳力士打造切利尼系列,就是为了向这些工匠大师致敬;旗下每一款手表都代表着专业技术和精巧工艺的完美结合。但问题在于,早期切利尼的款型与劳力士嫡出的蚝式一脉差异太大,小众而不入流,于是“顺理成章”地在没推广多久之后便遭到停产处理。
直到2014年,经劳力士重新定位与设计,新一代的切利尼诞生了。表款除了结合了劳力士非常初的一些经典元素外,还在外观上保留了部分蚝式的特征,因此又被业界称为“蚝切”。
改良后的劳力士切利尼除了面盘上保留“Cellini”字样说明出身外,其它部分的设计已经和初代完全不同了。更有意思的是,时标改用截断型条形K金刻度,指针则是劳力士表款中很少见的匕首型;加上纤薄、细长的秒针,那种欧洲绅士的细腻格调“跃然表上”。
相比劳力士之前的皮带款正装表,例如36mm的星期日历型Ⅱ,而改良款切利尼为39mm,各具风格特色;但以我个人的喜好来说,切利尼看上去会更加简约含蓄一些。可能是因为蚝式表壳的设计感就是偏运动向的。不过虽然切利尼表壳并非蚝式结构,但它依然采用了旋入式底盖,且使用方式与蚝式类似。
细节方面,切利尼的表耳与表壳一体成型,在整体与细节的流畅性把握上十分突出。表耳整体经过抛光,线条柔顺,但与蚝式表款的表耳相比,虽然侧面弧度尚在,但厚度度上要欠缺了一些。
除了表耳之外,切利尼的表冠采用的是洋葱头型,区别于蚝式表冠的月饼型。洋葱头型是怀表时期非常常使用的表冠样式,展现了古典美的同时,触感上也利于调校。当然,由于不再是蚝式防水表冠结构,所以切利尼的表冠上也不会有一点、两点、三点、一横这种代表不同防水结构的标示。
切利尼并无意外地搭载了自动上链机芯,也有人建议过劳力士尝试改回早期的手动上链机芯,这样切利尼的表身可以做得更薄,但品牌方并没有采纳。
系列基本款备有白色或黑色的基础漆面表盘,为了使其拥有更为优雅的外观,劳力士决定给切利尼日历款和切利尼两地时间款手表配上机镂扭索饰纹表盘。倘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放射状太阳纹路的设计模仿了牙圈的凹槽样子。切利尼日历款和切利尼两地时间款手表的表盘有黑色或银色可选,所以有些人或许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切利尼系列任何一款表都没有夜光显示功能。
说了一圈,好像都是好评大于差评,那么为什么说劳力士切利尼是一个“性价比极低”的表款呢?
一、尽管品牌技术、资本够硬,但是术业有专攻,要承认正装表并非劳力士所长;
二、贵金属、大三针、薄型背透是构成皮带正装表的必要条件,但是劳力士不愿意做;
三、同价位竞争力太弱,以切利尼的行价都可以买到PP或是VC入门款了。
因而,在整个行业以及二手表市场中,切利尼处于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它有着劳力士品牌的光环;另一方面,它的价格定位名不副实。当然,你可以说切利尼在传统主流正装表的基础上,融入了劳力士独有的元素,但事实却告诉你,大众市场并没有为此而买单。
像切利尼这样“低性价比”的名牌手表不在少数,大家不妨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81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