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经济学者帕特里克·胡韦林(Patrick Houweling)一直在试图改变基金和资管公司的投资理念,但收效甚微。直到今年,他突然之间多了许多信徒——固定收益领域成为全球各大基金竞相追逐的香馍馍,甚至连贝莱德这样的资管巨头也不例外。而这,正是胡韦林多年来一直希望见到的场景。胡韦林表示:
“过去,我们必须花大部分时间与潜在客户会面,解释什么是固定收益因素投资,但现在,我们不需要解释了,人们只是想知道如何使用它。”
如今,胡韦林和他的团队负责管理约40亿欧元(45亿美元)的资产,固定收益投资策略成为他们吸引客户的一大武器。胡韦林认为,这个固定收益投资策略更保险,这为那些在股市繁荣中表现不佳,并饱受资金外流和生存焦虑困扰的量化基金提供了赎回的前景。
胡韦林表示,AQR资本管理公司(AQR Capital Management)最近的衰落表明,不根据市场调整策略是多么错误的决定。直到现在,他还在积极引导更多基金押注固定收益因素,为了找到更多同道中人,胡韦林甚至亲自向中东、澳大利亚的养老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介绍这种策略的优点。
当然了,与其他市场不同,如果量化基金大量涌入可能会迅速耗尽这一策略的潜力。北方信托资产管理公司(Northern Trust)量化策略主管亨斯塔德(Michael Hunstad)在最近一次公开活动中,就将各大基金对固定收益因素的追捧和股市的早期走势进行对比。亨斯塔德表示:
“基金们现在对固定收益因素策略的狂热,就跟10年前对股市的态度一样。到目前为止,主流固定收益要素基金的表现还没有达到令人振奋的程度,但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定量交易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系统内,交易员从利差、价值、动量和规模四个维度将基金管理的资产进行规律划分,以分析相对于信贷风险、杠杆、发行人规模和交易便利程度的息差。
摩根大通信贷策略师多克托(Saul Doctor)表示:
“上述系统这些跟固定收益因素主导的交易策略会形成良好互动,前者专注系统管理寻找最佳交易路径,后者能提供稳定的收益保障,两者互为配合帮助各大基金在冒险和保守当中找到一个平衡。”
虽然各大基金开始重视固定收益因素交易策略,但考虑到市场上大量投资组合变动、交易成本的变化和信贷周期的更迭,固定收益因素能否支撑起一众基金和投资者的前途还很难确定。
由此可见,众基金可不会在一种策略上押注所有。Wavelength Capital Management LLC首席投资官达索里(Andrew Dassori)就表示,他的公司专注于“任何最有效的工具”。该公司持有大量国债期货和ETF类资产,今年迄今的回报率为10%,超过了97%的同行。
EDHEC商学院金融学教授Riccardo Rebonato对此作出了一个有趣的比喻:
“确定一个因素能否长期发挥作用就像在飓风中探测微风的方向,你需要大量的观察才能知道。现在来谈论成败,真的太早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2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