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奢易网10月17日讯:在期货市场,逼仓作为一个丑陋的词汇,始终阴魂不散。每一次价格的暴跌或暴涨,都会令市场生疑:谁在操纵?谁在逼仓?谁是幕后黑手?但权威人士认为,期货市场上从来没有操纵成功的案例。
金市频发“操纵”热议
10月7日,正当国内“十一”长假即将结束之际,国际黄金市场突爆“深水炸弹”:短短一分钟内,名义价值22.5亿美元的重磅卖单突现并令金市“闪崩”。而在10月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12月黄金期货价格一举击穿每盎司1300美元防线,暴跌43美元或3.3%,创下2013年12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黄金
“两次暴跌已上升到市场操纵的级别,其幕后黑手可能是来自中国的某对冲基金。”一位香港黄金交易员称,“这是激进的市场操纵手段。某些人明显希望市场暴跌,时机把握得非常好。”
黄金市场从来不乏“阴谋论”。每次国际黄金价格大幅异动,均会浮现出被“操纵”的各种“深度解析”:
2015年7月20日,在北京时间9:30之前的一分钟内,国际金价连续两次跳水,价格重挫48美元,一度触及每盎司1080美元,COMEX交易系统两次被迫“熔断”。据事后法兴分析师Robin Bhar解读,这是一次典型的空头操纵,没有人能接住大量卖盘,从而导致价格暴跌。
很快,就有人将引发暴跌的矛头指向中国“空军”。因为“在两分钟时间内,上海和纽约的交易所一共抛售了33吨黄金。”“他们选了一个流动性不高的时点,以期达到大幅波动的目的。”
逼仓其实不靠谱
“期货市场上从来没有操纵成功的案例。”中国期货市场创始人之一、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清称,在美国期货市场,历史上只有白银这样的小品种出现过企图通过操纵现货市场来影响期货价格的例子,但也以失败告终。“操纵价格这个概念被滥用了,实际上操纵市场只是一种假想。”他说。
逼仓产生的前提是交易所交割规则存在缺陷,限制了正常交割,在一个局部范围内,货少钱多,从而产生了逼仓的可能。中国过去曾经出现过天津红小豆等期货品种的企图操纵市场的案例,原因主要就是交易所限制交割造成的。
“实物交割制度是期货、现货市场唯一连接点。它可以保证期货价格走势能够充分反映现货市场的基本供求状况,使两个市场保持紧密联系,在合约到期时价格趋于一致。”他说,如果限制交割,期现两市沟通渠道受阻,就为逼仓提供了条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33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