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藁优麦示范田。藁城农业农村局供图
“我们这是一片繁种田,全都是优质麦,等再过十几天麦子就熟了,然后农科所就收走了,留到明年做种子用。”韩西文介绍说。
藁城区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和藁优麦发源地,今年以来,藳优麦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实施藳优麦农业服务(GAS)推广模式,把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村委会等新型经营主体组织起来,辐射带动基地农户,开展种-管-收-转全程化服务,直接对接专用粉加工企业,使优质麦从增产转变为高质高量增产。
目前,藁城区小麦产业年贸易量210万吨、加工能力150万吨,年产值115亿元,是全国县域最大强筋麦种植基地、贸易集散地和加工基地,且已形成了集品种研发、良种繁育、标准种植、商贸流通、生产加工、精细制作于一体的强筋麦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藁城藁优麦繁种基地。索军杰 摄
突出优势 创建强筋麦产业园
藁城区是我国强筋麦最佳适生区,强筋麦种植面积大、品质高、加工能力强,被命名为“河北硬质小麦之乡”。
“从上世纪80年代,藁城农科所就开始开展强筋麦育种研究,1998年审定的优质面包小麦‘藁8901’是国内第一个完全替代进口、第一个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第一个在国内面粉企业广泛使用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产强筋麦品种,填补了国内强筋麦育种开发的空白。”藁城区农科所张庆江所长介绍说。
“在当时,强筋小麦收购价格比普通小麦每公斤高出3到5毛钱,市场潜力很大。‘藁8901’不仅产量高,加工出来的面粉还很劲道,与当时进口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强筋小麦品质基本一致。”
藁优2018示范田。藁城农业农村局供图
据了解,藁优2018是目前河北省强筋麦当家品种,藁优5766在最近三次全国小麦品质鉴评会上均获强筋麦组第一名。藁城区建立了3万亩强筋麦原种繁育基地,可以供应100万亩大田用种需要。
“我们区还成立了强筋麦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投资建设了强筋麦交易市场等20个重点项目,强力推进强筋麦产业发展。”藁城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科科长王志辉说。
同时,在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中,藁城区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整乡打造、全区推进的原则,在梅花镇的木连城、高玉、赵金等6个村集中连片建设了3.08万亩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区33.8万亩强筋小麦生产,被河北省列为现代农业(强筋麦)示范园区,促进了全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目前,藁城区育成审定了9个“藁优”系列强筋麦品种,全区强筋麦品种普及率达到88%,注册了“藁城藁优麦”“藁城宫面”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标,建成3个强筋麦交易市场。
强化融合 大力建设农业园区
近日,在藁城区农科所会议室,藁优麦基地种粮大户代表和部分粮食收储、面粉加工、宫面加工企业负责人畅所欲言,研讨强筋麦产业发展策略。
“这是我们‘藁城藁优麦产业化联合体’今年召开的第一次会议!”该区农科所所长张庆江高兴地说,联合体把分散的农户与市场高度联结起来,创造了多种“联合体 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提高了藁优麦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
由11家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组成的藁城区青农汇优质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创建了“抱团签约、订单种植”模式,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销售。“联合社代表我们全体成员直接与用粮企业签订藁优麦供货合同,减少了中间环节,可以让农户享受到藁优麦市场增值的红利。”该联合社成员刘建立说。
藁优麦产业化联合体会议。藁城农业农村局供图
目前,加入藁优麦产业化联合体的实体企业有19家,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62家,种植专业村村委会8家,带动农民2万余户。
为实现藁城藁优麦效益最大化,藁优麦产业联合体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益为目标,不断探索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已初步形成了藁优强筋麦育繁推一体化、产销转一条龙、农工贸相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并影响带动了冀中南强筋麦产业的蓬勃发展。
2018年,藁城区藁优强筋麦交易量80多万吨,面粉加工量突破150万吨,藁优强筋麦深加工产品“藁城宫面”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加工量4万吨,畅销国内外。强筋麦全产业链年实现产值115亿元以上,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
统一病虫害防治作业。索军杰 摄
科技支撑 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据了解,该区在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建立了统一供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整地播种、统一播后镇压、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八统一”生产模式。
“通过推广‘八统一’的生产模式,平均每亩生产用水减少29.6%、化肥使用量下降14.3%、农药使用量下降6%、节省人力34.7%,亩节本增效150元左右,全区实现了‘省种、省肥、省药、省水、省工’的高质量发展。”藁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樊俊社说。
截至目前,藁城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人,培训农民5万人次。完善粮食、蔬菜、果品等8大专家服务和技术推广体系,引进国内外名、优、新、特品种150个以上。建设了赵春江院士工作站,推动一批世界领先、国内先进的农业成果落户藁城,为藁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本文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3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