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的概念是不断延伸的,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代表产品。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牌首先来自于它所服务的奢侈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
2019中国奢侈品消费情况如何
据贝恩统计2019年中国奢侈品个人消费占全球市场35%,拉动了市场90%的增长。
2019奢侈品涨价
奢侈品涨价曾经是维持品牌价值的常规动作,频繁时甚至每年涨价数次,但在前几年的行业低迷期,部分大牌暂停了这一策略,甚至为了将消费留在国内而在中国门店降价,以实现国内外价格趋同。
整体而言,涨价的品牌是将自己看做奢侈品,而降价的品牌则是想要做大众奢侈品。那么,唯未来中国奢侈品市场前景如何呢?
截止最新时间,全球新冠确诊病例已逾409万,由于国际疫情迅速蔓延,国外众多奢侈品牌企业转投防疫物资生产,并且免费赠送,这同时给商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LVMH股价下跌19%,老板阿诺特净资产缩水超300亿美元。截至5月6日,他损失的钱与贝索斯今年赚的差不多。受疫情影响,LVMH全球大多数门店已停业一个多月,损失数十亿美元收入。目前,国外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大量裁员和对员工停止发放薪水,其中包括迪士尼等大型上市公司。
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超400万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最新新冠肺炎疫情统计数据,截至美国东部时间9日16时32分(北京时间10日4时32分)全球确诊病例超过400万例,达4004224例。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1300079例,死亡78320例。
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场规模将萎缩15%
贝恩咨询公司近日发布报告称,受疫情影响,2020年奢侈品市场规模将萎缩15%至35%,全年损失预计600至700亿欧元。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奢侈品市场整体销售额下降25%至30%。
香奈儿宣布停产 欧洲奢侈品牌相继关闭生产基地
受新冠疫情影响,爱马仕、香奈儿、劳力士、百达翡丽等奢侈品牌相继关闭在欧洲的生产基地!CHANEL 宣布停止生产。香奈儿在声明中说:“CHANEL根据最新政府指示,决定关闭其在法国,意大利和瑞士(制表业)的全部生产基地。”这段时间内,已经不止CHANEL一家奢侈品牌采取停止生产的措施。据悉,此前不久, Gucci也已关闭了其位于托斯卡纳和马尔凯地区的工厂,由于意大利仍处于锁定状态,原定于停业到3月20日这一期限可能会延长。法国奢侈品集团 Hermes 也关闭法国42家生产基地。
奢侈品存在的意义
奢侈品的价值比较持久,因而可以作为贮藏财富的有效工具。例如,珠宝在保值方面的作用与黄金类似。
奢侈品可以显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特征。对于大多数物种来说,通过体型的大小来决定其地位。在人类社会中,地位不仅仅取决于体力,竞争是多方面的。
人类对美的追求也是产生奢侈品需求的重要因素。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稀为贵。稀缺性是使物品成为奢侈品的必要条件。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9-2025年中国奢侈品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分析显示
2020奢侈品行业发展趋势如何 2020年奢侈品行业发展前景和现状分析
奢侈品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 “奢侈品”主要包括高档服装、珠宝首饰、豪华游艇、私人飞机等。增加了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目前为止中国人境外消费奢侈品已经是全球第一。中国人强劲的消费能力使众多国际奢侈品牌对中国市场信心倍增,纷纷加快开辟新店,拓展二三线城市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中国最初对奢侈品的认识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的明朝,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和庞迪我来到北京,将两座自鸣钟作为礼物献给了皇帝,中国对奢侈品的情缘就此展开。到清朝时期,因为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启蒙,成立了清宫造办处。主要是为清朝王室制作各类奢侈用品。
根据疫情潜在的结局、爆发的持续时间和强度,以及全球各主要市场GDP的预期、消费者信心和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等因素,贝恩对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场(相对于2019年)的可能表现给出了三档前景预测:
第一档预测是假设市场需求在下半年逐步回升,从而将2020年整体市场萎缩幅度限制在15%~18%。
第二档预测,市场将下滑22%~25%,直到第四季度都将保持负增长。
第三档预测,由于较长时期的销售低迷,市场跌幅将在30%至35%之间。
在这三档前景下,利润的下降幅度都将大于销售额的下降幅度。
根据《2018中国奢侈品数字消费市场洞察》,全球奢侈品销售额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消费者。50%的消费者居住在中国前15大城市以外,30岁以下的奢侈品消费者贡献了42%的消费,35岁以下则高达78%。BCG测试,到2025年,中国个人奢侈品消费突破1600亿欧元,贡献全球41%的奢侈品市场。
2018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仍然增长强劲,增速保持在6%。全年市场销售突破1100亿欧元,占全球市场33%。BCG预测,到2025年,中国个人奢侈品消费将保持5-6%的复合增长率,到2025年突破1600亿欧元,贡献全球41%的奢侈品市场。
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花费总支出占全球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当前预估占比为33%,较2017年32%高出一个百分点),中国消费者在内地市场的消费支出占全球总额从2017年的8%提升至9%。从销售额来看,预计2018年中国内地市场的奢侈品销售总额将会达到230亿欧元。
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奢侈品消费在零售渠道增长为4%,其中有75%源自销售额同比增长。高端百货尚未摆脱颓势,导致批发渠道仅取得1%的增长,而专卖店渠道则陷入了与线上渠道的激烈竞争,导致增长放缓。
奢侈品涨价曾经是维持品牌价值的常规动作,频繁时甚至每年涨价数次,但在前几年的行业低迷期,部分大牌暂停了这一策略,甚至为了将消费留在国内而在中国门店降价,以实现国内外价格趋同。未来奢侈品行业发展如何?
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对人们来说“奢侈品”就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三大件”,此后便渐渐衍变为了电视机、电冰箱与电话。也就是说,这些物品从初期人们印象里的“奢侈品”,转而成为了如今的必需品。
奢侈品的受众是少数人群,即社会的财富精英。
由于奢侈品的炫耀性特征,如今在中国的普通工薪阶层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普遍现象:攒上几个月乃至半年的工资去专卖店买一件类似于LV一类奢侈品牌的服饰或包,然后穿着或带着去挤公交车。这成为现阶段中国一部分奢侈品消费人群的显著特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鼓励有能力消费奢侈品的人群,努力培养他们的文化理念和贵族气质,以最终让奢侈品消费回归理性,成为市场正常运行的一部分。
就产业性质而言,奢侈品消费行业实际上是一个精英行业,它更多代表的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我们享受奢侈品的同时也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顶级消费品往往是与成功的品牌、过硬的质量、优秀的设计理念乃至历史积淀、文化传承联系在一起的,而昂贵的价格却是最后的因素。也就是说,奢侈品不一定是最贵的,贵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奢侈品。从更深层次来看,奢侈品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6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