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F.P Journe(尊纳表,简称FPJ)至今所有表款都可圈可点,只是没有几位能尽数入手,着实遗憾。如果要论非常喜欢其中哪款,想必非共振莫属。
说起将共振应用于钟表,还得多亏了Antide Janvier与Abraham-Louis Breguet两位大师。
起初,人们发现钟摆和周围环境之间会产生共振,在极端的情况下会使钟摆振幅减小以至完全停止。Janvier先是将此不利因素变为有利,设计出在一座钟内将两个具有精密擒纵的完整机芯,以很近的距离并排放置在一起(这座钟因此也就有两套独立的时分指示)。经过仔细调校,两个钟摆之间产生“有益”的反相共振,使两套独立的擒纵系统得以互补,抵消了原先不利的共振引起的误差,大大改进了各自频率的精准度。
后来Breguet又将此原理进一步应用到怀表设计上。钟表史上,这种双摆系统非常罕见,主要见于制作非常考究、费用昂贵的高精度落地钟。而在小小的腕表中设计出一组类似共振系统,Journe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他耗费十五年心血,潜心研究,非常后成功制作出这样一只至今仍独一无二的共振腕表。其后Beat Haldimann也做出H2共振中央双陀飞轮腕表,实现不尽相同,一样独步天下,其独家中央双陀飞轮更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当代还有好几位制钟大师沿用古法制作共振双摆落地钟,Beat Haldimann亦在此列。这类钟的绝对数量很小,相对多产的当以David Walter为首,他的作品精致精准又大气磅礴,是我有限所知中非常为向往的现代钟。
且说FPJ共振至今已有三代,第一代采用铜机芯Cal.FPJ 1499,表径38毫米,面盘有黄金、红金、白金,表壳有铂金、红金,其中黄金面仅配铂壳。第二代改为18K红金机芯Cal.FPJ 1499-2,表径增至40毫米,不再有黄金面,但盘面格局未变,仍是两个对称的子表盘,一左一右,配以表面左上方的能量储存显示,对称之间见不对称,很是入眼。第三代表径有40毫米和38毫米两种选择,两者差别只在表圈厚度,机芯型号变为Cal.FPJ 1499.3,盘面与前两代迥异,虽然只改变了左子盘,但整个表盘的感觉大不一样,却是不对称之中见对称,也极美,尤其是黑面红金壳的Boutique版和黑面铂壳的Black Label黑牌。
从一开始,我就被共振的机芯深深迷住。她不单是至今为止所有腕表中绝无仅有的,而且美丽至极。即使在F.P.Journe本家族众佳丽中,在我眼里,非常美的机芯当属共振。共振之美,在于机芯的非常格局和精妙结构。
F. P. Journe喜欢出各种限量款式,共振也不例外。第一代中非常有名的是Ruthenium钌面限量版(99只),铜机芯,40毫米铂金壳。第二代中有新加坡Sincere漆黑贝母面红金壳(10只)以及自然黑贝母铂金壳(25只)、东京版钌面钛壳(12只)等等。第三代和未来的版本将更多。我个人非常爱的共振是第一代铂金壳黄金面,感觉十分古典,不同光线和角度下的色泽变化十分好看,此外机芯面相对而言我更喜欢铜机芯的色调和未被隐藏起来的棘轮,尽管金机芯更加金碧辉煌且制作也更高级。
共振的表壳曲线优美,既好看养眼,又十分贴手三代共振都可以作GMT功能用,两个子表盘指示不同时区的时间。我喜欢把它们设成同一时间。看时间很方便,半展衣袖,露出一半的表面即可,这也正是Journe非常早Souveraine和Octa系列的设计初衷。全部展露出来,则更有意思。两个小表盘,一样的时间,分秒不差,尤其是那两枚同步平滑运行的秒针,实为一大视觉享受,且正合共振之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8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