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转眼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70余年了,昔日参战的士兵若在世大概都已经近百岁了;而当年叱吒风云的将军们,也早已作古……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不是那些二战将军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的珍贵名表。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战功彪炳的将军,至今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例如麦克阿瑟将军以及艾森豪威尔(曾担任过盟军在欧洲的非常高指挥官)。而这两位将军,都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晋升为五星上将的将军,也是知名度非常高且极具舆论争议性的将军。
除了上述两位之外,还有来华调停国共内战的马歇尔将军以及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的阿诺德将军;而担任艾森豪威尔左右手的布莱德雷将军(12集团军军长,四星上将)则在1950年9月晋升为五星上将(因为韩战的因素),同时他也是美国的非常后一位五星将军。
而巧合的是,在2014年与2015年,拍卖市场上分别出现了艾森豪威尔与麦克阿瑟将军的表款拍卖。在2015年5月,安帝古伦拍卖一款由麦克阿瑟将军直系亲属所提供的积家翻转腕表,预估价为1至2万瑞郎,非常终以7万瑞郎的高价卖出。
这款翻转腕表约生产于1935年,也就是首只翻转腕表诞生的四年之后。当初积家推出本款腕表是为了提供给英国军官一款坚固的腕表,方便在进行马球比赛时配戴。通过翻转表壳的设计,解决镜面容易破损的问题。而本只腕表的表壳的背面,刻有麦克阿瑟的名字缩写“DMACA”,并附有表款出厂的证明书;由于2015年当时正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因此本表款的拍卖更具话题性。但相较于其他名人的表款拍卖,这款腕表的价格并不算特别高,过去美国肯尼迪总统的欧米茄,在2005年就曾拍出35万美金的高价。
但是可能预估价太低,所以才给大家得标价太高的感觉,往往过低的预估价也是拍卖公司的炒作手法之一。毕竟这是全球知名人物的佩戴表款,只有2万瑞郎确是是不太合理,更何况表款的整体品相还算不错,而且它是一只将近80岁的表款。
在1947年时,劳力士将第10万只通过天文台认证的表款赠送给英国的丘吉尔首相;而第15万只通过认证的日历型表款,则送给了当时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力量非常高司令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在1952年,他退出军界并代表共和党竞选总统成功,四年后则再度竞选成功。
在2014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劳力士拍出了47.5万的高价,但是距离原本表主所设定的100万价格差了一大截,所以非常后并未卖出。但根据多方专家的推测,这款腕表的面盘明显并不属于当代的款式,长条状的时标设计,通常都出现在1960年代,因此推测表款面盘可能进行过改装或是后来更换过面盘。但即使基于非原装面盘的问题,达到47.5万的价格已经是属于非常高的价位,说明名人对于表款还是有一定的加持效果。
不过这两位留下名表的将军,其实也有些许渊源。因为麦克阿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晋升为42师的师长,并且在1919年,成为美国有史以来非常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才39岁);在1935年,艾森豪威尔随着麦克阿瑟前往菲律宾(担任参谋一职),并于1936年晋升中校,但此时麦克阿瑟已是少将。后来因为军事与哲学观点与麦克阿瑟发生冲突,于1939年返回美国。但是艾森豪威尔在短短的五年之内,从校级军官成为五星上将,并且是与麦克阿瑟在同一时期晋升(1944年12月),的确是有点不可思议。
随后劳力士同样在1950年代,将第20万只通过天文台认证的表款,送给接替艾森豪威尔将军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司令的李奇微将军时,却遭到他的婉拒。而李奇微同样是一位传奇的英雄人物,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他首先在欧洲战场担任第82师空降师的师长,在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中,与士兵空降至诺曼底后方阻断德军的支援,随后晋升为中将,担任第18空降军的军长。
在1950年12月,李奇微接任因车祸身亡的沃克中将,成为第八军团的的新任指挥官,是韩战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旗下的主力部队。虽然麦克阿瑟将军在同年9月主导极为成功的仁川登陆战,但误判中共人民志愿军的参战,因此在鸭绿江附近遭受重大的打击,开始向后撤退。而李奇微正是桀骜不驯的麦克阿瑟将军眼中,少数能担任此项重责大任的将军,在后来的战役中,李奇微也展现他的能耐,使联合国军暂时转危为安。
但麦克阿瑟的战略方向后来与华府高层的目标有了极大的差异,因此杜鲁门总统在1951年4月11日,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将麦克阿瑟撤职,并且由李奇微接任韩战联合国军总司令。在1952年5月,李奇微改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司令。
至于李奇微所婉拒的劳力士表款,非常后到了谁手中呢?答案是在1953年接替李奇微将军,成为第三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司令的格伦瑟将军手上。相较于前面三位将军的知名度与显赫战功,格伦瑟的确是远远不及,但他主要担任参谋与协调的职位,同时也是艾森豪威尔将军的重要牌友。
而格伦瑟的同学,也是他在二战中的长官克拉克将军,则为艾森豪威尔在西点军校时期的指导学弟,是美国有史来非常年轻的中将,日后同样晋升为四星上将。由此来看,国外的军事将领虽然讲求能力与品德,但是仍然避免不了需要良好关系的这一步。
随着这些历史名将的逝去以及子女们的逐渐老去,第三、第四代的儿孙辈,对于长辈遗物的保留,相信会有不同的意见;如果经由拍卖会而能获得可观的现金,同时让世人能回顾这些将领的风云岁月,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8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