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国内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工匠精神”,撕去了长久以来“Made In China”的标签。所谓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以及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工匠精神成为了我们前行的精神源泉。单从钟表方面来谈,国产表工艺的确一直在进步,但我们距离瑞士表究竟还有多远?
就国产表的精准度而言,与那些高档瑞士表、德国表相差无几;就品牌及用户的定位而言,国产万元表也在慢慢普及;就机械表机芯工艺而言,自主研发之余都能对外出口了……那么国产表到底差了些什么?怎么做才能超越老牌的日本精工之流,追上德国、瑞士?
有人说是制表历史。举个例子,近期大热的理查德米勒也不过十余年的创建时间;再举个例子,百达翡丽和天梭同是19世纪创立的。可见,历史不过是营销的说辞,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有人说是品牌逼格。但所谓的品牌逼格不过是个伪命题。你想塑造一个高端的品牌,必然高标价是第一直观的定位;要高价位,那么你得拿得出同等价值的产品;而高价值的产品必然有着极高的工艺价值。
由此,国产表与瑞士表差距非常本质的原因还是在工艺价值方面。我想现在应该没人会把表当成一个单纯的计时工具吧?手机的功能可能比机械表全面多了。
那么所谓的机械表“工艺价值”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
● 完全自主设计生产并享有专利的机芯
机械表的核心就是机芯,独特、严谨、精致的机芯结构就是机械表的工艺价值所在。研制一枚机芯,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时间方面,都是耗费巨大的。所有站在业界顶端的品牌,基本都得攻克机芯这个大难题,而国产表虽然是自主生产,但设计上还是以仿制为主。另外,你有见过劳力士、百达翡丽对外出口自己的机芯吗?没有!可是,国产表有。
● 机芯打磨
要拥有一枚精致的机芯,打磨工艺必不可少,尤其是现在背透流行的年代,品牌工艺如何,扫一眼机芯就知道了。像那些高档机械表机芯上的日内瓦印记就是代表着机芯打磨的严苛标准,诸如“……所有钢制零件的边缘必须削角、打磨、抛光使其如镜面般光亮。所有螺丝帽的边缘及凹口都要削角抛光,螺丝尾则须做平面或球面抛光……”等等。而国产表的打磨,我只能用“呵呵”来形容了,有的甚至都不如一些假表。
● 独特机械结构
欧米茄的同轴擒纵、万国的啄木鸟上链等等,表面上看只是增强了机芯某部分的性能,但这种创新工艺也让机芯拥有了更为独特的机械结构,是工艺价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惜的是,国产表在这一方面基本是张白纸。
● 复杂功能
复杂功能的存在必要仁者见仁,像劳力士就不屑于追求这些。不过能不能制造复杂功能是一个品牌有没有工艺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欣慰的是国产表近年频频发力,三问、万年历、陀飞轮等等超级复杂功能都不在话下,但可惜的是,高昂的价格对不起它们的质量,略显鸡肋。
● 外观造型设计
说实话,这一块国产表实在太弱了,大多都是以保守为主的、中规中矩的常规设计,能谈得上有特色、好看、让人能记住的实在少之又少,况且其中还有不少是外国设计师设计的。
● 表盘材质及工艺
烤蓝指针、陶瓷表壳、珐琅彩绘等等,这些表盘上的“门面功夫”对于国产表来说不算特别难,但奇怪的是,很少有人去尝试。你要知道,就算是那些假表商都有能力去复制这些工艺,而资金尚且雄厚的国产表大厂却鲜有问津,实在让人想不通。
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各个方面没有涉及。不难看出,就本身的工艺价值而言,国产表样样不如别人。可以说,如果国产表把工艺做到事无巨细、样样及格,那差不多就有日本精工的水准了;如果在此之上,还能完全自主创新,打造出自己的风格,那国产表就离高档制表的头衔不远了。
因此,不要总拿制表历史、品牌文化作为遮羞布,国产表缺的就是“匠人精神”以及工艺价值的具体体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181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