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丹东,中国轻工业名城,这里曾生产出誉满国内的牡丹照相机、菊花电视、康齿灵牙膏,还有孔雀手表。其中,辽宁手表厂生产的孔雀手表,光芒最为耀眼。
说起孔雀手表,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丹东市劳动模范、被称为丹东手表“第一人”的苏福生。
1962年,苏福生从天津大学计时专业毕业后,来到辽宁手表厂。大学生苏福生被厂领导奉为“座上宾”,专门为他成立了一个钟表实验室。上世纪70年代,国家轻工业部组织全国表厂的优秀技术人员设计统一机芯,成立了设计小组,苏福生被任命为副组长,牵头负责设计工作。1976年,新中国第一种手表统一机芯诞生并投产。
在那个对知识产权保护并无太多概念的时期,苏福生等人研究的成果被卖成了“白菜价”。“有人要图纸,来了就复印,我们只收纸张费和复印费。”苏福生感叹道,对知识产权的不敬畏,最终受伤的是整个产业。
事实正是如此。上世纪90年代初,制表业利润越来越薄,企业效益每况愈下。“心里真着急啊!我是党员,必须带头搞研发、上新品。”苏福生回忆说。在他的建议下,厂领导决定研发高档运动表。旧技术不用了,苏福生另起炉灶,几经辗转,最终产品设计出来了,大家一起商量定价。“只定了100美元。”苏福生笑言,还是定低了,瑞士同款产品报价是几百美元。果不其然,100美元的定价让经销商趋之若鹜,这让苏福生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发现了创新的价值所在。
1992年,苏福生开始带领团队向陀飞轮发起挑战。没有图纸,没有借鉴,甚至连实物都没有,苏福生带领团队只能靠广告图片来揣摩。
凭借多年的经验,苏福生带领团队用半年多的时间就设计出了陀飞轮手表,“简直是一个奇迹。”直到今天,全国能够独立设计出陀飞轮手表的人仍屈指可数。
“人这一辈子,总要留下些什么。”苏老虽已退休多年,但他如钟表上的指针一样,围着丹东这座城市,围着研发这一圆心,早已参透人生,读懂分秒。(辽宁省总工会 王雷)
本文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AI编辑专员,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rshe.chuangxiangniao.com/html/238462.html